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这说明,戴高乐( )
A.力图援助希腊,振兴经济 | B.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
C.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 | D.反对欧洲走向联合 |
随着时间的冲刷,许多名噪一时的词汇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成为历史,但在下列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至今却依然“鲜活”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 B.马歇尔计划 |
C.北约 | D.华约 |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某年的报告中提出“对美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西欧经济有可能崩溃,结果使政权落到共产主义分子手里”。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
A.召开华盛顿会议 | B.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
C.出台杜鲁门主义 | D.推行马歇尔计划 |
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其目的都是对抗苏联 |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
下图“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北约组织的成立 |
D.华约组织的成立 |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B.北约的成立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华约的建立 |
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说,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今天看来,"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学者对"这些军事联盟"的评价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改变了对超级大国的认识 |
B. | "冷战"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 |
C. | 欧盟形成,欧洲实现一体化 |
D. | "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
下图中,二战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B.朝鲜战争的刺激 |
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 D.形成经济共同体 |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 | B.美苏“冷战”对峙 |
C.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 | D.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
二战后,丘吉尔在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建立欧洲联盟 |
C.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 D.建立联合国 |
2014年以来,由于乌克兰当局不允许乌东部两州独立,而乌东部却自行建立了两个共和国,他们之间的矛盾其实很难调和。针对乌克兰危机,欧盟、美国与俄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有人称它们之间新“冷战”的开始。乌克兰危机引发欧美与俄对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
A.美俄两极对峙的格局 |
B.二战后的冷战并没有终结 |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
D.已经形成“一超多强”稳定的格局 |
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是:( )
A. | 美苏"冷战" | B. |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C. | 南北战争 | D. | 欧盟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