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图中字母所指代的文明古国中,拥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是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面文字的含义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该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阿拉伯人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写到:“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主思想 D.科学思想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示意图。其中,上下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伦敦博物馆收藏的蒸汽引犁模型。蒸汽引犁在19世纪中期曾广泛用于农耕。下列对此引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发明者是史蒂芬孙 B.以内燃机作为动力
C.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D.工业革命成果广泛用于生产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B.制定美国宪法,创建民主政体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伊达尔哥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意大利和俄国 D.德国和英国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物和成就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相对论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C.毕加索——《向日葵》 D.贝多芬——《春之声》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
①涉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首先在美国爆发 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相同背景是

A.《凡尔赛和约》的制裁 B.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C.军部势力的急剧膨胀 D.经济、政治危机加剧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佩克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盟的旗帜是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它进入新经济时代的起点是

A.二战末期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改革。其中成效较为突出的国家是

A.保加利亚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南斯拉夫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约的建立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用“巨人林立”来概括当今世界局势,说美国是霸气仍存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大病初愈的巨人,欧洲是凝聚力正在加强的巨人,中国是迅速崛起的巨人。这是对世界哪一发展趋势的形象解读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政治民主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 D.世界文化多元化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述图文反映了苹果手机的生产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出了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电子信息化 D.文化多元化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器轰鸣,火车飞驰 ②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③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就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状况。他的作者是

A.德莱塞 B.海明威 C.马克·吐温 D.斯托夫人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C.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D.经济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顾辉煌,借鉴教训。
请依照要求,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进行探究学习,并完成下列问题。(共13分)
[了解历史线索]
(1)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
结果
1917年11月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年国内战争
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921年
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2年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组成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8年-1937年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1941年-1945年
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取得胜利
1991年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巨变

 
[进行历史判断]
(2)下面是关于苏联历史的几段评述,请结合所学进行判断,并在正确的历史评述括号内划“√”,在错误的历史评述括号内划“×”。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
②斯大林模式一无是处。                                           (    )
③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    )
[借鉴历史教训]
(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根据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分析苏联改革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有怎样的历史借鉴意义?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读名言,感悟智慧。(共12分)
……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请回答:
(1)上述文字出自一位美国总统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这位总统是谁?当时美国面临的困境被称为什么?
(2)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状况,美国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调整工业生产?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政府是如何“给人民以工作机会”的?这样做还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美国政府面对困境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什么特点。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共15分)

(1)上面是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2)请参照范例,从图1、图2、图3中任意选择一幅,进行说明。
在二战中,共有2100多万苏联人和700多万德国人死于战火。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父辈也深受其害。施罗德父亲在东线战场上被苏军打死;普京的父亲在列宁格勒战役中负伤,哥哥阵亡。
2005年5月6日,两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欧洲胜利日”前夕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施罗德强调,德国发动的那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坏的战争之一”,尽管他这一代人与二战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所有德国人还是应当永远对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承担责任。普京指出,德国人民对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并不应负有集体罪责,他们也是纳粹统治者的受害者。“即使是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当时的苏联领导也呼吁人民不要把德国平民与纳粹分子视为一体”“我的家人也从来没有仇恨德国人”。两国领导人还共同强调,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有义务永远记住那场战争”,两国将共同为加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安全而努力。——摘编自新华网《专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
(3)依据新闻材料,概括普京和施罗德是如何看待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的?
(4)两位领导人的历史反思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当编辑,完成设计。(共10分)
下面是一份还没最终完成的历史小报。请你再次编辑,完成设计。
名称:                                   

(1)把栏目一、栏目二的内容填写完整。
                    ②                  ③             
                    ⑤                  ⑥             
(2)依据所学,仿写栏目三(举出一例即可,2分)。
请把答案写在栏目三的空白处
(3)结合小报内容,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称。

来源:2015年北京西城区6月九年级初中结业会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