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的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
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这部电影的拍摄背景应是
A.俄国十月革命 | B.第二次世界大战 |
C.冷战的进行 | D.苏联解体 |
二战结束前美国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从罗马帝国衰落后的1502年中发生的事情看,只有罗马帝国衰落一事可与之比拟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 )
①欧洲衰落 ②德国分裂 ③美苏争霸 ④日本崛起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班开展"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探究活动。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 | B. | 十月革命 |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D. | "北伐""华约"的建立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A.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B. |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D. | 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是历史的产物,是利益冲突国家之间除直接军事冲突之外的全面对抗。“冷战”局面的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 | B.杜鲁门主义出台 |
C.马歇尔计划制定 | D.北约建立 |
下图中,二战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B.朝鲜战争的刺激 |
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 D.形成经济共同体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开始于
A.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B. |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C. | 北约的建立 | D. | 联合国的建立 |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 | B.美苏“冷战”对峙 |
C.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 | D.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
二战后,丘吉尔在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建立欧洲联盟 |
C.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 D.建立联合国 |
2014年以来,由于乌克兰当局不允许乌东部两州独立,而乌东部却自行建立了两个共和国,他们之间的矛盾其实很难调和。针对乌克兰危机,欧盟、美国与俄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有人称它们之间新“冷战”的开始。乌克兰危机引发欧美与俄对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
A.美俄两极对峙的格局 |
B.二战后的冷战并没有终结 |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
D.已经形成“一超多强”稳定的格局 |
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是:( )
A. | 美苏"冷战" | B. |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C. | 南北战争 | D. | 欧盟的形成 |
漫画中的历史:请你为教材中这组历史漫画(如图)归纳一个相同的主题。它是( )
A.英国衰落 | B.两极对峙 |
C.世界大战 | D.大国争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