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哪一点治国措施(  )

A.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   )
①沈括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姚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这明唐太宗(  )

A.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 B.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C.注意任用贤才和纳谏 D.重视减轻农民的负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思想不属于他的治国思想的是(  )

A.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B.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D.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励精为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最不能在哪本书中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 ②③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告诫太子:“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是开明君主 B.有敢于纳谏的魏征
C.目睹隋亡的教训 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梦回盛世大唐】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长歌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重用的贤人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姜尚 D.魏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贞观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2分)
人才选拔: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2)依据材料及所掌握的知识归纳出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技术创新:
(3)材料中精美的画面,选自哪一经卷?此经卷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2分)

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亲自到青海迎娶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娶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4)吐蕃人是今天的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她对吐蕃有什么贡献?(5分)
中外交往: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曾昱、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5)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                   
①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      )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      )
③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
④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      )
⑤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隋律》 B.《资治通鉴》
C.《唐律疏议》 D.《天工开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举出“水能覆舟”的一个例子。
(3)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4)材料一、二中涉及的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统治时期会出现盛世的局面呢?(试说出两点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