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制度先进,疆域扩大 | B.对外交通发达 |
C.经济繁荣,国力富强 | D.政府注重对外交往 |
材料一 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岸的品质。在繁荣开放的唐朝,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体现。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各举一例证明唐朝“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3)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
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 |
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 |
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 B.对新罗的影响 |
C.对天竺的影响 | D.对波斯的影响 |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四国,“习式外交”再显大国风范。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友好交往,下面人物为中外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是( )
①鉴真 ②玄奘 ③郑和 ④马可·波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来华 | B.鉴真东渡日本 |
C.玄奘西游天竺 | D.文成公主入藏 |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民族。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是模仿( )。
A.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 B.朝鲜 |
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 D.阿拉伯的国家制度 |
唐朝时期,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入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 B.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
C.疆域辽阔 | D.文化发达 |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 B.大运河开凿 |
C.文成公主入藏 | D.遣唐使 |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 B.《大唐西域记》 |
C.《马可•波罗行记》 | D.《资治通鉴》 |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 | B.建筑艺术 | C.佛学经典 | D.活字印刷 |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