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
B.钱币上都有汉字 |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
(4)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隋末农民大起义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唐末农民大起义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④②③① | D.④③②① |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 B.经济繁荣 | C.政治清明 | D.交通发达 |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请回答:
(1)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 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中国使者是谁?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日本第一次向谁学习进行了首次改革?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 ①②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 |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李冰 | B.李春 | C.鉴真 | D.玄奘 |
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 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喜欢唐朝的服装 |
B.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
D.唐朝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1)______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_____》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重要典籍。
(3)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 ,加以管理。
(4)____ _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 B.对新罗的影响 |
C.对天竺的影响 | D.对波斯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