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 )。
A.印度 | B.巴基斯坦 |
C.孟加拉 | D.泰国 |
大唐王朝以相当健康的心态接纳外部世界,对外交流频繁。下列哪国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 )
A.天竺 | B.新罗 |
C.日本 | D.回纥 |
他历时17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梁启超先生称其为“千古一人”;鲁迅先生更是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他是( )
A.张骞 | B.玄奘 | C.鉴真 | D.郑和 |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
鉴真东渡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为日本设计的一座佛寺,佛殿样式优美,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这座佛寺是( )
A.大昭寺 | B.布达拉宫 |
C.唐招提寺 | D.大慈恩寺 |
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玄奘 | B.鉴真 | C.晁衡 | D.戒贤 |
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 B.文成公主入藏 |
C.鉴真东渡日本 | D.回族的形成 |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李冰 | B.李春 | C.鉴真 | D.玄奘 |
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的邻邦,中日交往有悠久的历史。中日交往有文字记载开始于( )
A.明朝 | B.宋朝 | C.元朝 | D.唐朝 |
“鉴真盲目行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这句诗追诉了唐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
A.朝鲜 | B.印度 | C.日本 | D.越南 |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政治清明 | B.经济繁荣 |
C.对外开放 | D.交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