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于1840年6月发动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一位发明家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和放映机。这一时期,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湖北织布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线下册、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支撑、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性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美国一位发明家”指的是谁?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时代?“支柱性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既是救亡图存的时代,也是思想启蒙的时代,这使救亡与启蒙成为中国近代的历史使命,他们提出的救亡纲领和启蒙方案既是拯救中国的纲领,又是启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论中国近代的救亡纲领、启蒙方案与教育哲学》
结合材料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两例,以“救亡图存·思想启蒙”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城市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流动因素在全球城市中的集聚及对全球各地的辐射能力。下表是全球城市(部分)影响世界经济的各主要因素分布情况:
(单位:个)
——摘编自石光宇《全球城市在世界经济中的节点功能研究》
(1)据材料,指出“全球城市”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全球城市”出现的原因。
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灵活的经济政策调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政策探微】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间接过渡”代表的经济政策的名称,并分析其“两允许”的成效。
【视角二 大萧条时期美国反危机实践探析】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危机表现”和“反危机实践”二者的特点。
【视角三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探寻】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这一论题,展开论述。(要求:选择其中两次“调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让我们回顾历史,一起来探究大国的发展历程。
【思想篇】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这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2)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是什么?
【制度篇】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国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由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科技篇】
(4)图一、图二交通工具分别出现于哪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它们的动力来源分别是什么?
【合作篇】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文件。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5)上文中签署的文件是什么?
【感悟篇】
(6)通过对大国发展历程的探究,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认识。
综合探究题。
探究一:诗史证历史
(1)史料互证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提取上图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并得出互证的结论。
探究二:数据探历史
——摘编自欧阳萍、方文《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等
(2)经济发展是各种因素形成合力的结果。指出上图中至少三个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探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探究三:辩证论历史
1866年,外交官张德彝在日记中写道:从牛津乘火车赴伯明翰“沿途烟简丛立,高皆数丈,黑烟冥冥,直冲霄汉”。
——摘编自张德彝《航海述奇》
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埃及收回由英国把持的苏伊士运河主权后,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主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交通发展”,自拟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价值正确,史论结合,辩证论述,结构完整)
人类文明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请结合所学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在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任选一个或从整体上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请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主题,在新中国建立75周年历程中,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外交策略、民族关系、祖国统一、科技文化等角度任选其二,确立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顺;摘抄示例不得分)
【答题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论述: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回溯中外改革,汲取历史智慧。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顺应时代潮流,从国情出发,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从下图中任选两个及以上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与发展”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少于150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
——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17-19世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
(2)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探索与世界发展】
学校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以下是同学们对史料进行分析、整理后形成的资料简表:
(1)根据资料简表,从时代需求与世界发展的角度,请你提炼一个观点。
(2)从资料简表中选择两个史实,结合所学,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精神萌发,源远流长】
材料一
①“愚公移山”——神话传说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③“明水军与倭寇激战”(明代《倭寇图卷》中描绘的情景)
(1)分析材料一,依次填写对应正确的序号。
精神品质 |
反抗侵略,不畏牺牲 |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
明德修身,坚贞不屈 |
序号 |
材料二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世界的眼光 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摘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结合两例史实,对材料二观点加以说明。
【现代——承扬开新,使命担当】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新生政权的巩固中、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展现出雄浑的精神气象、磅礴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沈壮海《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依据材料三,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三例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200字左右。)
某中学聚焦世界近代史板块,围绕“世界近代历史的形成与演变”这一主题开展深度学习,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制作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处内含的两类历史事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非★处的至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村和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村篇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小岗村这一做法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摘编自人教版九下《历史与社会》
城市篇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1984年)
(1)指出材料中“做法”的内容,及选写一个与深圳同期的“经济特区”名称。
(2)综合上述材料,列举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让“中国农村和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废除余粮收集制,取而代之以实行粮食税,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摘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1)写出图中农具的名称。说明它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苏联在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简述该措施对苏联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说明它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农业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