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伴随着我们渡过了美好的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学期期末前他组织一次座谈会,座谈的主题是:学“思品”谈收获。
请同学们各用一句准确而富有逻辑的话,说说学习了以下各课后的最大收获各是什么(友情提示:“我知道了…”或“我懂得了……”或“我感受到了…”)
(1)第七课:“相亲相爱一家人”
(2)第八课:“我们共有一个家”
(3)第九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015年5月22日上午7时左右,桂平市大湾镇安担村育才幼儿园的一辆汽车,沿村接儿童的时候,在揽塘村路段滑落鱼塘中,造成2名儿童死亡,21名儿童入院救治。事故的原因:一是司机操作不当致车倒滑落鱼塘;二是超载,核载11人,实载26人。事故车辆并非校车,是一辆涉嫌非法运营的中型普通客车,且逾期未年检。
(1)材料中的校车事故侵害了儿童的什么权利?校车事故中的儿童没有得到哪些特殊保护?
(2)阅读材料,说明如何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从政府、幼儿园、司机三方面说明)
去年,中央电视台专门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数百路记者走入群众中间,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采访的对象既有街头草根,又有专家学者,更有知名人士。“仁义贤淑、勤俭持家、睦邻友善”这些传统的家风让人们在总结家风的同时更增添了感动和自豪。
(1)作为你家“家风”的继承人说一说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至少两点)
(2)为践行好的“家风”,在今后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掌握哪些交往的原则?
(3)谈一谈我们如何掌握交往的艺术,提高交往的能力?
材料一:《爸爸去哪儿》歌词
(孩子)我的家里 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 刀枪不入/ 他的手掌 有一点粗/ 牵着我 学会了走路/……
(爸爸)谢谢你光顾 我的小怪物/ 你是我写过 最美的情书/ 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 风雨无阻……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 一撇一捺……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1)从上面的歌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材料二: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2)你能够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吗?(至少两件)这种反感其实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什么心理?
(3)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八年级学生小林看到身边的同学在用智能手机,就向妈妈提出要购买智能手机的要求,妈妈没有同意,小林认为,妈妈的思想太落伍了。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佳节团聚,长辈们嘘寒问暖、张罗饭菜,儿孙们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都在低头玩手机;课堂上,老师热情洋溢,传道、授业、解惑,有的学生却低头沉醉在手机游戏中,老师前来制止,他们竟理直气“撞”……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为一道无奈的“风景”。
材料二: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不服气:“您不应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柏拉图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就不是件小事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就会终生受益;反之,则会终生受害。
(1)低头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容易引发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如何改掉“低头族”的不良习惯,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平时自己和同学们身上还有那些不良习惯?(至少2个)选择其中最有体会的一条说说自己的打算。
(3)中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至少2个)针对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谈谈你的建议?(至少2个)
为了帮助同学正确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光明中学组织八年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相关的活动任务。
【两代对话】
(1)光明中学八年(1)班同学经过社会调查,制定了如下表格,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产生两代人隔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情景】
(2)光明中学八年(2)班同学进行了解决实际校园问题的探究活动,他们列出在与老师交往过程中遇到的情景,请说说你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需要解决的问题 沟通的方法
情景之一:指出老师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之二:对待老师的批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之二:被老师误解时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网络的优点之一是多媒体制作的阅读材料,可以借助生动的动画、美妙的音乐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据调查,65%的中学生认为:他们选择网上阅读,而不是书本阅读,原因是网上阅读更加便捷。过多地使用互联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一两年进行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越感到孤独和沮丧。
材料二:近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材料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便捷的网络购物已成为现代年轻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频繁出现,每年因账号被盗造成的损失已超过10亿元,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为什么?
(2)为什么说“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
(3)请你运用《思想品德》八年级的有关知识,谈谈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阅读下列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一:1月2日0时两位16岁的少年酒后经过市区温陵路动力酒吧时,尿急在楼下小便,却被酒吧老板等管理人员当作小偷殴打并拘禁两个多小时,逼其中一个少年喝机油。3月9日,鲤中派出所抓获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的酒吧老板及管理人员,他们已被执行逮捕。
案例二:某校八年级学生赵小兵和孙朋因小事发生争吵并动了手。孙朋认为自己吃亏了,于是找了社会青年在校外把赵小兵打伤住院一星期,住院费花了5000多元。因孙朋的行为相当恶劣,学校给予记大过一次,并让孙朋承担赵小兵的大部分医药费。孙朋家境本来艰难,他闯的这次大祸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
(1)酒吧老板等管理人员侵犯了两位少年的什么权利?
(2)如果遇到类似的侵权行为,你认为该如何维权?(至少两点)
(3)两少年想就如何避免学生权利被侵犯写份倡议书,请你帮他们罗列要点。(至少三点)
(4)请你对孙朋同学的行为及教训加以简要的评析。
(5)生活中,我们该对谁负责?
阅读漫画《嘲笑》,回答问题。
(1)以上的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具有这种品行的人能否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什么?
(3)你认为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渐渐成为年轻人形影不离的朋友,刷刷微博、上上微信、看小说、听音乐、玩游戏……时刻关注手机上的动态,“低头族”、“手机控”们似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机,连过马路都机不离手。
你认为“低头族”、“手机控”们的行为是否正确?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怎样摆脱手机控,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材料一: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后,他因病耽误了学习,成绩退步很快,这让小明觉得很难过,于是在校时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回家后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材料二:小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较好,由于家庭原因她休学了一年,当她再踏进教室后,感觉学习明显很吃力,成绩也下降很多。但她不气馁,平时上课更认真听讲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小丽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消除烦恼悦纳自己”的知识,说说小明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一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
(2)请结合“多彩的情绪”相关知识,联系两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说说从小丽身上能得到哪些启示?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课时,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
资料一:部分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学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的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而且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资料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
(2)根据资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新版"二十四孝"标准在古老"二十四孝"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语言平易,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比如说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支持单身父母再婚、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内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材料一的漫画中为什么要“为妈妈洗脚”,“常回家看看”?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新“24孝”行动标准》?
(3)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日夜操劳,此时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
【正视自我,艺术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莫言讲了关于他母亲的故事。某校七(4)班的学生从莫言讲述的故事中摘录了以下几个片段,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参与解读。
片段一:小时侯,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片段二:见到多年前欺负过母亲的人,我心里十分痛恨,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1)莫言母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莫言母亲身上的哪种品德深深打动了我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