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2013年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盐城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⑴班同学以“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⑴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我国要实现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
⑵在开展“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激动地说到:“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请你说一说他们这样说的依据。(友情提醒:至少两个角度。4分)
(3)实现中国梦,关注盐城发展,人人有责。请你就盐城如何加快发展提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两会】
2014年3月3日—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两会期间,反腐监督、改革等都成为了热议话题。会议结束后,某班学生就两会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A组同学:关注大会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有何地位?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具有哪些职权?
B组同学:关注反腐监督的内容
材料二:在两会召开前的网络调查中,“反腐监督”位居选项热度排行旁的榜首。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
(2)材料中“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绝不手软”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权力的运行需要公众的监督,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正确途径进行监督?
C组同学:关注改革的内容
材料三:“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什么要把改革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D组同学:关注民生问题的内容
材料四:两会前夕,中国网举办了互动中国特别策划——2014两会网民调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
问题均出现在得票最多的前十项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成为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现状?“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我党怎样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事关你我,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出谋划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3日—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两会期间,反腐监督、改革、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都成为了热议话题。会议结束后,某班学生就两会的热议话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A组同学:关注大会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有何地位?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具有哪些职权?
B组同学:关注反腐监督的内容
材料二:在两会召开前的网络调查中,“反腐监督”位居选项热度排行旁的榜首,成为网民最关注的话题。在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2)材料中“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绝不手软”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权力的运行需要公众的监督,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正确途径进行监督?
C组同学:关注改革的内容
材料三:“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什么要把改革作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D组同学:关注民生问题的内容
材料四:两会前夕,中国网举办了互动中国特别策划——2014两会网民调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均出现在得票最多的前十项中。回顾最近五六年,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成为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现状?“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我党怎样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事关你我,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出谋划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图标是2013年度,我省A/B两市发展过程中有关项目的比较:

城市
科研经费投入
环保经费投入
引进国外科技成果
经济增速
A市
6亿元
15亿元
19项
11.5%
B市
1亿元
14.8亿元
76项
9.8%

(1)相对而言,你更赞成那个城市的发展模式?请简要说明理由。
【说一说】
(2)更加注重民生,注重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我省应坚持完善怎样的分配制度?
2013年岁末,中国东部各地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我省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成为坊间热议和微博热门话题。
【列一列】
(3)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作为一名中学生,请谈谈你的打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点透析】
2013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承前启后的一届,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与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社会保障”、“反腐倡廉”、“收入分配”排名热点前三位。
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三个热点话题进行初步解读。
(1)社会保障保制度的核心、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我国的分配制度分别是什么?
(2)请你作为小主人为解决这三个话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每话题各提1条,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农业科技与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例如,发达国家已经打开细胞提取优良的基因来育种,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而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研究和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需要,所以出现技术创新成果不适应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问题。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的只有4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80%以上的水平。农民的知识水平比较低,极少数人掌握科学生产技术,所以,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排名世界第91位,不到发达国家的2%。
材料二 1月19日,2014年中央第一份文件发布,主题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文件强调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根据材料,谈谈怎样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3年扬州市部分经济发展数据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
人均纯收入
增长
3250亿
12%
30690元
9.6%
14214元
12%

注:2013年全面启动“六大生态中心”建设,积极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全市新增17个乡镇获得国家生态乡镇命名,扬州大市及所辖县市国家生态(县)市考核通过公示,同时被列为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材料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王同学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从材料一中你读出哪些可喜的信息?
(2)请你针对材料二中王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要求我们必须把什么作为中心工作?
(2)就是把什么摆在首要地位?
(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8日,,郑州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地铁向我们呼啸而来。一条26.2公里的地下长龙,蜿蜒行进。在郑州东西城间。开车从西郊到东郊,20多公里的路程最少需要一个半钟头,而乘地铁1号线,近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据报道,郑州地铁开通首日,20个站点进出站的乘客达到28万人次,市民普遍反映,郑州有了大都市范儿。
(1)请你为此次宣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你认为郑州地铁的开通有哪些重要意义。(两条即可,4分)
(3)为了打造文明乘车环境,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倡议。(两个方面即可,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点聚焦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36周年,也是改革开放的36周年。3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国人民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
(1)你知道发生这些变化的奥秘是什么吗?
(2)你心目中的小康是什么样的?
(3)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材料二:2013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图片中的食品安全、家庭农场、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投入、公务接待立法、校车安全等各种民生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2)你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如果你对当地的民生问题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渠道表达出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13年广东经济增长8.5%,GDP达6.23万亿元,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7.5%,达1.08万亿美元。GDP和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材料二:2013年广东省各地级市GDP所占比例图。(下图)

材料三:2014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习主席说,十八大后,我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就选择广东,就是要在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方,回顾30年历程,进一步宣示把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的决心。他勉励广东继续当改革排头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简称“两个率先”)。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材料三中习主席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改革开放?
(3)结合材料,请你为广东实现“两个率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人敏锐地捕捉到发展的机遇,纷纷办起小作坊、小工厂。朱伟也办起了自己的一个小工厂,开始自谋生路,创造新生活。近年来朱伟想将小厂的规模扩大,但苦于资金不足,可随着国家在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在借贷方面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扶持对象,他获得了贷款,解决了困扰多时的资金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朱伟办的小工厂是哪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对社会有哪些积极作用。
(2)结合朱伟创业的经历,请你从国家和公民个人两个角度说一说小工厂小企业为什么能良性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讨论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我国什么基本国情?必须坚持什么道路?
(2)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中你能总结出哪些基本结论或经验?
(3)时代快速发展,改革必须深化。我国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4)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趋势,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努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中的主人公叫李大叔,前天比喻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他是开小商店的。昨天比喻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今天比喻近几年。现在的李大叔已经成为一家大超市、一个宾馆的经营者。

(1)漫画说明了什么?
(2)李大叔在20多年前的小商店和现在的超市、宾馆各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对这些经济成份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