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预算之意】政府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政府年度收支计划。审查批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是全国人大的法定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国人大还不断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对预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预算之源】政府预算收入有多种来源。其中国有企业的收益要按照一定比例上缴国家财政,这部分收入,构成了预算收入的一部分。
【预算之用】

(1)审查批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些职权?预算公开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意义?
(2)在我国,国有企业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结合材料及所学,说说国有企业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3)根据图示,列举其中一项中央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内容,并说说中央将其列为重点支出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青少年安全】
材料一:有调查显示,我国仅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意外伤亡人数接近50万!泗阳教育局深入开展校车安全隐患整改,杜绝非法车俩接送学生,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1)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关注泗阳小康建设】
材料二:泗阳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国杨树博物馆、南园、大禾庄园、运河印象万亩杨树林为核心吸引力的平原林海成熟景区,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来生态观光、果蔬采摘和旅游度假。通过“四城同创”、“三城一县”的创建,实现全面小康,打造“平原林海、美丽泗阳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3)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泗阳好声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泗阳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统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项目
1978年
2010年
2014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6
39.8
6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9109
288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34
5919
9892

注: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23:1,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92:1。
(1)上表说明了什么?
(2)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国家和社会至少各写一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超同学对家乡的发展十分关注,经常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摘录几则,与你共享并完成相关任务。
【回眸一笑】日记一:2月22日 晴 
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岑溪市个人投资兴办的企业越来越多,有的已成为市里纳税大户,爸爸创办的电子厂,效益也不错。大家都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1)政府为什么鼓励和扶持这类企业的发展?
【轻蹙眉头】日记二:2月28日 晴
梧州电视台2月27日播出了题为《春节过后垃圾围村 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的新闻,对各县市区部分村、社区的卫生死角等现象进行曝光。岑溪也有一个社区、一个村在曝光之列。
(2)这件事让他想起了课本学习过的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这形势下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喜上眉梢】日记三:3月6日 晴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近日,“美丽岑溪、生态乡村”百场巡讲会在我市各镇巡回开讲,让建设生态乡村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听了老师的介绍后,我心里很高兴。
(3)“美丽岑溪﹒生态乡村”活动,你对市政府、岑溪市民分别有着怎样的期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中国人实现了百年奥运梦。2010年中国实现百年世博梦-----1894年,广东人郑观应首次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1902年梁启超预见“上海大博览会”;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说上海浦东将开世博会----有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埔,直筑到对岸浦东。惊人的期盼与预言,寄托了中国人对国家强盛的期待和愿望。
(1)请同学们思考,那些因素让中国人梦想成真?
(2)中国人梦想成真,是否说明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为什么?
(3)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材料二:近年来,高消费浪费潮蔓延到校园。某些知名品牌专场,学生消费占据七成左右;不少中学生每月零用钱在300元以上,一部分学生只重视物质,不重视自我修养,甚至在年轻人中出现了“月光族”“啃老族”。
材料三:201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会上,李克强强调要充分认识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关精神与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某班开展“学会合理消费”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中学生开展有关合理消费的宣传活动,还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4)围绕合理消费,结合教材知识,请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非公有制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
2015年9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广西调研时强调,大力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降低大众创业成本,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1)减轻小微企业负担表明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什么政策?
(2)结合教材知识谈谈你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解。”
(3)在分配中要注意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三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新闻一: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出调整;扶助小微企业转型成长;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1)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二:江西人民2015年新年新心愿:平稳的物价,公平的分配,满意的收入。
(2)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或国情。
新闻三:2014年上半年,江西省生产总值(GDP)突破6000亿元,达6464.95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全国第七,与湖北并列居中部首位。1至11月,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1.8%,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居第四位:投资、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8.1%、12.6%,出口额突破300亿元美元,增长15.8%。
(3)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材料二:“关注民生”是 “两会”的一个焦点问题,2014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稳健的财政制度,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并把“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物价和就业”等作为支出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1)材料有关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物价和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存在,表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要解决以上民生问题,必须以哪项工作为中心?
(2)材料中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说现阶段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目前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过去一年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经济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民族精神,激发全体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积极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措施为什么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主要内涵是“高速低耗,创新驱动”,作为未来建设者的青少年,必须做好哪些准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国家近年来通过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的落实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材料二:我国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中西部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贫困山区,温饱问题刚刚解决。
(1)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
(2)写一句建设小康社会的宣传标语。
(3)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李某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李某本人承包责任田,收入不错;妻子开了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儿子是事业单位的职工,每月除了工资、奖金、津贴外,炒股也赚了不少钱;女儿是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她除了工资收入外,还利用双休日给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拿到一份丰厚的报酬;李某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
(1)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2)这一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3)请你找出材料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例。(至少写两例,写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农民张三从1990年到2001年,他先是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跑运输,后来,自己手里有了钱后,就和朋友一起投资办起了织布厂,年分红可达18万元以上。
材料二:农民张三富裕不忘党的恩情,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是党的富民政策,让我富了起来!”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张三先后从事的哪些经济形式?
(2)农民张三常说:“是党的富民政策,让我富了起来!”。你认为是党的哪些富民政策能使他富了起来?(至少写4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具体包括很多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享有的权利更加充分……
同学们围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题,收集了以下信息:

(1)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立足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能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
(2)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谈谈我们是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