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
(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其中第五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材料二: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积极探索,突破“闭门造车”樊篱,全面倾听民意,充分吸纳民智,力促民主立法,确保立出的法管用好用。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哪一要求?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的理解?
(3)材料二中各地做法体现了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丽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幸福的家庭中,家里每个人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不,他们正一边看《新闻联播》一边聊天呢!
爷爷:这些当官的贪污老百姓的钱,在以前走走关系就没事了。
爸爸:现在是法治社会,与过去不同了。无论是谁都要依法办事,出了事都跑不掉,当官的也不例外,过去"贪了就跑,一跑就了"行不通了。
妈妈:看看看,电视上说国家设立宪法日,公职人员正式就职时向宪法宣誓,那我们就会更有安全感了!
王丽:妈妈你错了,安全感只有靠刑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请根据上述聊天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爸爸的话进行解读。
(2)请对妈妈和王丽的聊天内容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就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
(1)“炎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2)“炎黄”的事迹是中华民族__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
(3)弘扬“炎黄”精神,我国应该坚持落实哪一治国方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增强法制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潍坊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增强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宣传教育】
(1)请你围绕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宣传依法治国的标语,并列举进行法制宣传的形式。
【落实行动】继演员房祖名、柯震东涉毒被查后,歌手尹相杰和演员王学兵又分别因涉毒被抓。他们有的被刑事拘留,有的被行政拘留。但不管哪一种拘留,他们都面临永不被演出公司录用的窘境。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以上案例给我们青少年带来的警示。(提示:至少4个不同角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三月在北京召开。今年的两会上,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出发点的“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点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有自豪感尊严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材料二:反腐倡廉:标本兼治依法反腐
2014年的反腐风暴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2015年在继续“打虎拍蝇”的同时,如何依法反腐、制度性反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要加快制度建设,加强反腐立法,“最好的制度要以法律的形式呈现”。
(1)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项目
知识链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时间: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的地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            

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2)看了上述材料二后,九(3)班同学围绕加强反腐立法与实现依法治国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樊符同学认为“加强反腐立法“打虎拍蝇”,不仅能实现依法治国,也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请你试加辨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
(1)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有的同学认为:“宪法和我们学生关系不大,没有必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经济发展、创客、依法治国"等成为两会代表及社会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东营市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就以上话题展开了主题探究活动,并制作专题网页。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聚焦市情话发展
九年级(1)班学生以"关注家乡经济发展"为主题召开班会,针对我市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展开了积极讨论。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2015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进出口总值、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 5%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左右、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我思考】
(1)请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市在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策略。
活动二:创新引领谋发展
2015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T作。为更好实现创新发展,九年级(2)班学生以"创新引领发展路"为话题开展讨论,搜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柴火空间创始人潘昊说,其直接服务的全球创客约1 6万,国内只占5%。
信息二: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总理评价说:"创客充分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

【我分析】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2)信息一反映了我国在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必须坚持哪些战略?
(3)请你谈谈对"创客充分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三:法治东营护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2015年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治东营建设。
【我行动】
(4)良好的法治环境将会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东营的小主人,你能为全面推进法治东营建设做些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在理论界及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四个全面”已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东营市各机关单位学校深入传达学习精神,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参与其中,收集了如下几则材料。
【我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四个全面”是什么?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南团代表和住豫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使农村老乡和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我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材料二:2015年2月1日在北京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张高丽表示,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
【我思考】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2014年的反腐力度空前。今年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的高压态势,有40位省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副国级以上官员4人。查处范围涉及党政军、人大、政协、国企、高校等多领域。
【我行动】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对此,我校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将结合所学办一期专题板报,请你完成板报的内容。
【专题一:依法治国专栏】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请你为板报填写“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
【专题二:全面小康专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景,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走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正确道路的名称是①_______________;要发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内容是②_______________。
【专题三:参与行动专栏】
(3)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进程中,作为中学生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你打算为此做点什么?(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5年1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材料二:2015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我国公众踊跃举报“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
2月期间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共接到网民有效举报11796件,其中,网民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的举报数量较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网络无限,道德有界;网络无形,法律有绳。”说一说我国开展上述专项整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2)“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我们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强国的梦,靠什么来实现中国梦?习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方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了战略总布局,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凝心聚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法治的力量。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制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党中央把青少年洪治教育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基础性工作,这无疑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请阐明理由。(4分。两方面即可)
(2)少年强则国强,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如何开展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请谈谈你的主张。(6分。三方面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篇

现摘录阳阳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助他把其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学习笔记
(1)
时事要闻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   ①    "为主题召开的中央全会。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是:                         ②                                 。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      ③         "。
(2)
释疑解惑

身边的事
困惑
解答困惑
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①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回答一点)

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②爸爸酒驾被拘,这事说明了什么?
(回答一点)

我家赶上拆迁,但在补偿款数额上和开发商达不成意见。
③家人应如何维护自家的合法权益?
(回答一点)

(3)
学习体会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后,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材料三:我国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材料四:2014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开辟了“‘两会’直通车”,邀请部分“两会”代表、委员与网民互动交流。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有些意见被代表、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提案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4)青少年应如何对待宪法?
(5)材料四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4日式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为配合这次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某校决定围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这一主题,开展相应的系列宣传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宣传有方】
(1)为学校的“法治宣传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和两个合理化的活动形式(不得用材料中的主题)
【行动落实】
某班学生在“本地公共自行车租赁问题”研究中调查发现,公共自行车租赁很受广大市民欢迎,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部分市民租用后不及时归还,并有大量损坏,影响他人使用。
问题二:周边便宜的“黑车”比较多,部分市民宁愿乘坐“黑车”,也不愿租用公共自行车。
(注:黑车主要是指未经国家许可,不具有营运资格,以赢利为目的的机动车。)
(2)请运用“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为有效解决本地公共自行车租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依据)。
(3)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离不开公民的参与。作为公民,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应该怎么办?
【学有所思】
(4)参加此次法治宣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