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2012年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我国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材料一体现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的哪一治国方略?
(3)这一基本方略的内涵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方略?
(5)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这一方略的那一项要求?
(6)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各2 分)根据创设的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1)情境一:学校组织保护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小铭怕影响期末复习迎考,不愿意参加活动。
你的正确做法:                                                     
理由:                                                             
(2)情境二:你路过食堂门口,正好看到有的同学在洗手后,不关水龙头,任水流淌。
你的正确做法:                                                     
理由:                                                             
(3)情境三:日本安倍政府否认侵华的言论,激起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慨。初三学生晓敏在网络上例举大量历史事实,揭露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
你认为晓敏的做法是否正确:                                   
理由:                                                       
(4)情境四: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该日贵池区人民检察院全体工作人员面对国旗和宪法进行庄严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

你认为贵池区检察院工作人员进行宣誓的依据是:                                   
学校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形式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周强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六个决不”:1.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2.决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3.决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4.决不允许对任何人法外开恩;5.决不允许对当事人要求相互推诿;6.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
材料反映了课本中的哪些知识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贪腐线索、引得无数网民围观、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明显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有人认为,当前的反腐态势,是“和腐败赛跑”。虽然声势浩大,但有点儿“站在墙外扔砖头,砸中一个是一个”,也有可能侵害一些干部隐私、传播虚假信息,被有些人利用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反腐只有走上法制的轨道,才能从“严打惩戒”走向“制度构建”的深水区。“单纯的惩治,只能解决‘不敢腐败’的问题,而程序法治,才能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所学知识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27日,央视一档《追踪病死猪》的报道,揭开了江西高安大量病死猪肉流入市场,大肆销售的惊人内幕。记者经过一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地不少病死猪被猪贩子长期收购,有些病死猪甚至携带A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死猪肉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7省市,年销售2000多万元。”
央视曝光后,农业部、公安部以及江西省农业、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均成立工作组,赶赴高安市开展调查。目前,当地已经查封了1个屠宰场,捣毁了1个私屠滥宰窝点,病死猪贩子陈某某等12人被警方抓捕归案。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猪贩子陈某某等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贪腐线索、引得无数网民围观、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明显特征。十八大报告强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有人认为,当前的反腐态势,是“和腐败赛跑”。虽然声势浩大,但有点儿“站在墙外扔砖头,砸中一个是一个”,也有可能侵害一些干部隐私、传播虚假信息,被有些人利用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反腐只有走上法制的轨道,才能从“严打惩戒”走向“制度构建”的深水区。“单纯的惩治,只能解决‘不敢腐败’的问题,而程序法治,才能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所学知识的哪些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惩治腐败不手软保驾护航靠法治

2013年9月22日,昔日高官薄熙来被戴上手铐,将在铁窗中度过余生,为自己的贪婪、腐败、滥权付出代价,成为十八大之后被关进笼子的最大“老虎”。他和刘志军、刘铁男、蒋洁敏等人的下场,都证明中央动真格整顿吏治。这项重点工作,不仅是各大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也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无不拍手称快。反腐倡廉顺应了时代,顺应了民心。请针对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老百姓对重拳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为什么会拍手称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你回顾一下,你知道的我国法律有哪些?请列举三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宁宁认真阅读时事,十分关注今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他针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时事2,P10页)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请你一起回答:
推进依法治国----任务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1)理由:(答2点4分)
推进依法治国--任务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制政府
(2)理由:(答2点4分)
推进依法治国--任务四: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3)对公民的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严厉打击“腐败”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我党严惩腐败高官,并提出“周一拍苍蝇,周五打老虎”,这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决定》指出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原则。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1)根据材料一,运用《法律的尊严》一课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2)根据材料二,运用《“三个代表”》一课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轰动全国的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杀案”于2014年12月15日启动重审程序。18年前,呼格吉勒图被以“故意杀人罪”枪决。2005年被媒体誉为“杀人恶魔”的赵志红落网。赵志红交代的第一起杀人案正式当年认定呼格吉勒图为凶手的案件。法庭上,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18年后宣告无罪,沉冤终得昭雪,其家人获得国家赔偿206万元。当年的杀人凶手赵志红也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请看下边漫画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请谈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宪法权威?
(3)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你有什么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播报新闻,传播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一: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下图为1978—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1)请你从国情教育角度得出图7数据所反映的结论。
新闻二: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从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
(2)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我国设立宪法日的现实意义。
新闻三: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2014年10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有人在微信里留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深化改革,就不能实行法治。请运用国情知识辩驳这一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4分)
(2)为什么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4 分)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宪法?( 6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公信力”。对于如何以法治建设的新成效,加快推动发展环境升级,县委书记薛强有着深刻的认识。近年来,龙南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设立了村(社区)“百姓法律之家”,聘请基层派出所民警兼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加强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
材料二:让反腐无“法外之地”:反腐法治化与国家法治化的路径基本一致。国家的法治化,即国家权力全部纳入法治轨道,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长期看,要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制度限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意去腐败。在不久的将来,涉及这些问题的领导干部,或许受到的不仅是党内处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
(1)薛书记为什么强调“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公信力。”?
(2)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