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全面贯彻初稿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请回答
(1)为什么说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哪些最根本的问题?
(3)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材料二:小华上学经过的中华路两侧,挤满了卖水果的摊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小华找到区人大代表老张,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后来在张代表的积极努力下,区政府修建了大棚,把马路市场迁入室内,彻底改变了中华路交通拥堵问题。请问:
(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选举或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请回答:
(1)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为什么向宪法而非其它法律宣誓?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请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新增代考属于犯罪行为等规定;审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在这一天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备受关注。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强调,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此有人认为,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2)请运用九年级教材有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 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每年的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从宪法角度谈谈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的必要性。
材料二:小明说:在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的《立法法草案》,规定怎么制定法律,所以法律地位高于宪法。
(2)小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题
①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③基本政治制度中,与普通民众关系密切的一项是

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⑤某服装职业学院毕业的小赵,与家人创办了一个服装店,月收入过万,其经营性质属于

⑥刘叔叔以每年8000元的租金,组了一间临街门店,开了一家小吃店,月盈利7000余元,从财产所有权的角度来说,刘叔叔目前拥有该门店的.

(2)下列3幅漫画在微信上盛传,这3幅漫画寓意的共同点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坚持依法行政首先是坚持依宪行政。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如何?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以下行为符合相关普通法律规定,请将这些普通法律的名称填写在其后的空格内(3分,每格0.5分)

序号
行   为
法律名称
1
禁止虐待、遗弃儿童

2
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
不得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3
对网络谣言制造或传播者处以拘留

4
七天无理由退货

5
查明9大城市雾霾元凶:北京的车,
南京的煤,上海的流动源等

6
许老人生前将两万多元财产赠给
好民警徐兆华,徐兆华又转赠社区

(2)普通法律与宪法有什么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定,初中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学习宪法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我们初中生为什么要重视“学习宪法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二: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的主题是: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宪法日当天,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明确中小学宪法教育的专门学时,并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
据悉,你校正在举办“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庆祝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l)谈谈在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6分)
(2)为你校开展的“向宪法宣誓”活动,设计宣誓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十八届四中全会此前也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014年1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宪法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
上述材料集中说明了什么?请你谈一谈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九年级某班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相关活动。
(1)活动一:说一说联系所学宪法知识,说说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原因。
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但有权不能任性。备受关注的“秦火火”因诽谤、寻衅滋事罪,朝阳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秦火火”明知系捏造的事实,仍然在网上散布谣言,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100余次。
(2)活动二:辩一辩 有同学认为,在网络上留言也有那么多规矩,这不是限制我们的权利吗?请运用《与法同行》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刑事诉讼法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宪法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四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举措一: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举措二: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等。
(1)举措一的提出和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举措二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