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览胜。判断正误。
(1)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 ( )
(2)人是万物之灵,可以主宰一切。( )
(3)蜘蛛脱险是由于它处处好运。 ( )
(4)百合是靠坚定的信念,并不断努力才开放初美丽芬芳的花朵的。(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囚歌》中“爬出来呀,给你自由”和“我渴望着自由”的两个“自由”意思是一样的。
(2)“地下的火”指地下燃烧的火焰。
(3)“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指的是“我们”生来就是与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作斗争的革命者。
(4)“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天和地倒转过来。
(5)“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中的“活棺材”指敌人的监狱。
把 每 一 行 中 不 同 类 的词 语 划 去。
(1)汽车 火车 水车 自行车
(2)白云 太阳 月亮 星星
(3)小鸟 小马 小猫 小兔
(4)香蕉 苹果 鸭梨 西红柿
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序。
(1)迎春花 腊梅 桃花 菊花
(2)欧洲 世界 罗马 意大利
(3)老年 儿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在括号里订正。
(1)他读报读得着谜了,把锅里煮的菜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 )
(2)读报不仅乐趣无穷,而且开阔了视野,陶治了情操。 ( )
(3)经常读报的人都知道,我们并不需要每天去细读每个板面。 ( )
下列词语中每组都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散步 积雪 经直 哗哗流淌 ( )
(2)控诉 赠恨 害羞 寥寥几笔 ( )
(3)棕色 咆哮 歌喉 赞叹不己 ( )
(4)带替 争吵 光彩 各式各样 (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剧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
(2)盛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书圣”。( )
(3)“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缴”读“zhuó”,是缴纳的意思。( )
(4)我国于2001年7月13日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
火眼金睛(在错字下面打“×”,并改正过来)。
粉沫( ) 明静( ) 急驶( ) 班驳( ) 婉若( ) 气笛( )
千山一壁( ) 引人入盛( )目不瑕接( ) 盛气零人( )
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用“√”表示。
A.站在山顶往下看,行人小得像蚂蚁似的。 ( )
B.教室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 )
C.大虫怒吼一声,就像睛天里起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摇了。 ( )
用“ “画出词语中用错的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厚礼款带( ) 全不理采( ) 错手不及( )
在排列错乱的句子前面填上正确的序号。
( )昨夜,大雨下个不停。
( )她从书包里拿出两枚铁钉,一条绳子,让我帮她在教室后面的墙上钉钉拴绳。
( )于是,我俩很快动手干起来,先钉钉子,再拉绳子,然后在绳子上拴上夹子。
( )我好奇地问:"这是干什么呀?"
( )今天一大清早,我和王华最先来到教室。
( )"下雨了,让同学们挂雨伞雨衣呗!"她笑了笑。
根据课文判断正误,正确的画勾,错误的画叉。
(1)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
(2)列强最后提出条件目的是:各国不再争吵了,由中国自己来修筑。( )
(3)外国报纸轻蔑的话语,意思是:中国还没有铁道工程师。( )
(4)修筑京张铁路,除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可能还有别的较小的隧道工程。( )
(5)设计人字形线路,目的是减小线路的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