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沙漠中的绿洲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②我们来到迪拜(拜访 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③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栽培 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④那天清晨,我们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正巧碰上一个穿黄马夹的园林工人在浇水。
⑤“这下面都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我们指着那些树和草皮问。
⑥“不,不!”园林工人竖起一个手指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工夫,树叶更 ,小草更 ,鲜花更 。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⑦阿联酋人民像(保护 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 摆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掉。
(2) 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
翠 艳 绿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不毛之地:
(4) 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用“____”画出写阿联酋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用” ”画出写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句子。
(5) 沙漠中的人们为什么能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印第安酋长__________的著名演说。文章以__________的结构,先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__________,然后分别从善待_____ ___、善待________、善待________三个层面表达要求,最后指出大地是人类的___ _____,人类属于________,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_的爱。
(2)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课文大量运用 、 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 ,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 和 ,表达出对它们无比 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 ”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决 解除)干渴,(滋润 滋养)我们的心田,(抚养 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行 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1)选择括号里搭配恰当的词语画“____”。
(2)请用“ ”标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内容。
(4)文中说“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想象一下,“我们的希望”会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句子训练营。读句子答题。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________与________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山峦”指________连绵的山。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________与________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提示:仿写排比句,和例句格式相同。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拾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 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三自然段的圆括号内。
A 只要……就…… B 只有……才……
(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
天之骄子的悲歌
猎隼(sǔn)是一种中型猛禽,性情勇猛,飞行速度如闪电,俯冲捕鼠时,每小时可达到280千米;视力敏锐,不但“高瞻远瞩”,而且“明察秋毫”,能在高空清晰地观察到地面的目标,可谓大自然的杰作,天之骄子,更是人类无私的朋友,农林及畜牧业的保护神。据专家分析,每只猎隼可使约60亩草原免遭啮(niè)齿类动物如老鼠、旱獭及鼠兔的危害。如果猎隼等啮齿类动物的天敌消失,必然会发生大规模鼠害、虫害,甚至在鼠类暴发区还会引起地方病、鼠疫、流行病、疑难病的多发。可见作为生物圈的一员,食物链较高级的猎隼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由于中东地区一些达官贵人为满足驾鹰狩猎的需要,不惜出重金购买猎隼。这种畸形消费,刺激了利欲熏(xūn)心的偷猎者,形成了捕捉、收购、贩运、接送一条龙,出现了一支对猎隼谋财害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国际走私团伙。1996年11月27日,北京海关在首都机场的一个航班上查获了将飞往莎迦的当年最大一起猎隼走私案。奄奄一息的上百只猎隼,除部分戴着眼罩外,许多被残忍的走私者用针线将眼睛缝上,以防这些大鸟看到光亮后挣扎、扑腾。猎隼走私从1993年起在北京海关被查获后,一直禁而不绝。这种伤天害理的行为,使中国西北草原的生态进一步走向荒漠化的深渊。 目前,中国国土的荒漠化的程度已超过了全国耕地面积,达到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沙漠化的扩展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自己导致的,有过度樵伐采集,过度放牧,开垦草原,截断水源,也有生态失调,啮齿类的天敌一一猎隼等动物的极度减少所致。 有学者说:地球的荒漠化是源于人类情感的荒漠化,人类为了一己私利,无视万物生灵之性命,之感情,做出了滥杀无辜、暴殄天物之举,才导致一个个生灵涂炭,一场生态灾难,最终殃及自身。试问:楼兰古国丧失的悲剧还要重演吗?猎隼这天之骄子的悲歌,还唱下去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欲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猎隼是一种怎样的鸟儿?现在的命运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猎隼这天之骄子的悲歌,还唱下去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优
土 地
世界观察研究所1996年公布的资料说,每年地球损坏的表土为240亿吨,相当于澳大利亚全部粮田的表土总和。因为荒漠化的进逼,全世界10亿以上人口的生计面临威胁,8亿以上的人没有起码可以维持生命的粮食,(1)35亿人背井离乡。
土地,更确切地说那是一层覆盖着地球各大洲的脆弱、松散、不同颜色的表土, 是所有陆上生命的家园所在。没有它,就不会有植被、农作物、森林、动物和人类。一英寸厚的表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可是如果人们不去爱护,没有绿色植被,就会在几个季节内被风吹走,被水冲掉。这个被称作“地球”的行星上的土地,目前正在全面消失之中。 当土地飘逝而去,荒漠化将会把人类带向何方?
巴西,渴望土地的农民,每年都在一点一点地逼近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雨林深处,用火把清理出一小块一小块土地后播种,待几个季节过去地力耗得差不多了,再去放火烧出一片新的土地来,然后留下又一片空地。
非洲布隆迪的部族战争曾经让世人目瞪口呆,其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土地。布隆迪的胡图族农民对土地有珍爱的传统,将其看作是代代相传的宝物,长者往往会对子孙说:我把土地留给你了。我把一切都留给你了。由于人口激增,土地被分了又分,最小的一块土地甚至不够一家人吃饭,争夺土地的战争终于开始了。因为土地而互相残杀,成千上万的人倒在中非炎热的阳光下。
(1)第1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表土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话说说表土是怎样毁灭的?
(3)巴西人的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你想对巴西人说些什么?
(4)胡图族农民的土地战争会不会演变成全球现象?你有什么感想?
课文在线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jì jìn)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 nuè)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sòu shòu)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qiū qiāo qāo)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1) 给文章中正确的读音打“√”。
(2)请你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这条山沟的大环境”这一句中的“大环境”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文中可以看出,老人治理山沟已经坚持了多少年?他已经81岁了为什么还不肯去城里享清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了老人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课内语段阅读。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1)“淤泥”指( )。
A.河流、沼泽沉积的泥沙 B.水库、池塘沉积的泥土
C.树下堆积的泥土
(2)“劲挺”说明了杨树、柳树的生命力很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
A.疑惑不解 B.惋惜 C.赞叹
(4)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含义是( )。
A.葱郁的青山永远长存 B.老人种植的绿树永远长青C.喻指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和精神会永远流传下来
(2)文中说老人创造的奇迹是:______年时间,绿化了________条沟,造了______条防风林带,__________亩林网。
课文回眸室。
《青山不老》一文作者是 ,运用了 、 、等修辞方法,描绘了
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的是 。
字斟句酌。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
它们一面吸收来自太阳的部分光线,一面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正是由于空中有了灰尘,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有了凝结核,从而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又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文中加点的两个“它们”各指什么?
①前一个“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一个“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用一组排比句式简要回答: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沙尘暴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
早在1860年至1 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 95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 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5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 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有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2000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5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 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
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地垦荒开地,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应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
◆ 沙尘暴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请你举出文章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课外阅读吧。
我 是 电
我是电。小朋友,我的本领可不小,人们缺我就会恼:一座城市没有我,工厂就得停工,电灯不能亮,电视无图像,就连你那宝贝的电动玩具,也动弹不得呀!一切似乎都缺我不可。你说是吧?工人用机器做工,农民用抽水机排灌,飞机、大炮的神威由电脑遥控……高士其爷爷夸我是“永不疲倦地为人民服务”,这可夸得我心里乐开了花。
也许,你觉得奇怪,我这么大的能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人发现了我,后来又有好多勤奋的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把“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的能量转化给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总之,聪明的人类可利用很多办法和途径来创造我,让我来为人类服务。
我通常是脚踩着铜丝前进的,我的行走可快呢!最快时1秒钟就能飞奔30万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
有时候我也很苦恼。人们不小心碰上了我,就会全身麻痹,严重的会死亡。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呀,这是人们利用我时粗心大意才受到的伤害。使用我时万一碰上了我该怎么办呢?第一,切断电源;第二,给碰上我的人进行人工抢救,使他起死回生。
(1) 这篇短文采用了第_____人称介绍电的知识。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电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
②由“电”我们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电的形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我们首先应该___________
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如你长大后当了科学家,你想利用电做些什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高士其爷爷了解吗?简单说说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