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 盖取东坡诗意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 无竹使人俗 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 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秋山是个园假山艺术的顶峰,具有北方园林雄伟瑰丽的色彩,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雪墙,墙上开了四个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游个园一周,真是如历四季。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个园的主要特点?请写在下面
(2)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3)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 “个园”名称的来历?请写在下面
(4)给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5)全文的结构方式是什么结构?( 在正确答案上打对号 )
1)总-分 2)总-分-总 3)分-总
(6)你能写出像文中 “秋高气爽”这样描写秋天的成语吗?
(一) 最美的书桌
在一间青砖的房子里,有几张普通的旧书桌。其中一张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桌。
与其他几张书桌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方形的,以木榫连接的部件,已失去了光泽,呈现暗红色或者自黑色。桌面看上去平滑,但是不能反光;( )没有抽屉,( )书只能放在桌面上;没有古典的雕饰,也称不上精致,它却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桌------站在这张书桌前,你会看到那个少年。
他是英俊的,穿着粗布长衫,或者别的什么很朴素的衣服,眼睛是明亮的,闪射着光芒。
有一天他的目光越过桌上的四书五经,越过其他站着回答同样问题的同学,也肯定越过了那位老师。
他用少年稚气而坚定的声音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声音如雷鸣。
后来,这个少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它的声音就留在了这张桌子里,桌子幸运的拥有了永久的生命。来到了这张桌子前的人都能听到这声音,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声音一直想着,他是如此的巨大,在整间房里轰鸣,。并直射向屋外四周。
来到这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即使是那些着西装.坐着豪华轿车,在众人簇拥之下而来的人。他们也许都有一间装饰森严的办公室,也许都有一张精致华美而且又特别具有浑厚凝重色彩的巨大的办公桌。他们曾经随意地坐在他们巨大的桌前发号施令,或埋头写什么文稿,文件,但在这张书桌前,没有一个人有勇气说一句哪怕是赞美的话。他朴素的庄严压迫了每个人的随意的想法。
(1)在第二段的空白处填适当的关联词。
(2)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美”的含义:
(3)少年回答的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设想一下问的是什么问题 ?
(4)几十年来,这声音一直响着"这声音指: (1分)
(5)文中的这个少年是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共18分)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些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一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书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书了。
(1)填空组词。(4分0
受( )匪( ) ( )寐( )求 浩( )烟( ) 经( )不( )
(2)填空。(4分)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 、 、 ,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 ,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3)请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4)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①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②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5)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 )。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被誉为(“ ”),因为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 )、( )和(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自嘲》中有一句话,体现了他崇高的精神,这句话是( )。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共17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下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
①素: ③先前:
②如许: ④希奇: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 )。
A、闰土有许多心事。
B、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C、闰土心情复杂,难以理解。
D、闰土思维怪异,与正常人不一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 —— 危险 —— 希奇——
(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家的墙很高。
B、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许他们出去玩。
C、说明他们不能广泛接触社会,见识很少。
D、说明他们视力不好,只能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的画“√”,错的画“×” )
①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 )
②表达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 )
③表达了“我”对闰土生活的忌妒之情。 ( )
④表达了“我”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厌倦。 ( )
(6)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快乐吗?为什么?
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及寓意。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10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课内语段阅读。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降临”的意思是( )。
A.程度降低 B.东西落下 C.来到
(2)文中的“你们”指____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我们”指____________,第二个“我们”指____________,第三个“我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_”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就会受到伤害。( )
②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
③即使家园遭到破坏,人类也能生存。( )
④如果人类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 )
(4)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密切关系。
(5)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优
科尔沁草原的毁灭
你知道内蒙古原有的一片“科尔沁草原”,现在到哪里去了吗?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辽宁西部,有一片叫“科尔沁沙地”的沙漠。这里原来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年降雨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牧场,牛、马、羊、骆驼数以千万计。在它西北边的山地上还有茂密葱郁的森林,是“地沃易耕植,水草便畜牧”的好地方。
19世纪后期,清朝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开垦科尔沁草原,鼓励人们到这里垦殖,打下粮食公私对半分成。从此,科尔沁草原很快变成了良田。
年均300~500毫米的降水量适于牧草生长,但对庄稼生长的需水量来说则远远不够。这里是松散的沙质土,清政府新垦的土地只能种2~3年,后来就被扔在一边不管了,俗话称为“撂荒”。撂荒地并不能使已经开垦的土地自然还原成草原。而且由于垦地耕作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松散了的土层,裸露的沙质土遇上风吹,很容易随风而起。流沙首先出现在居民点和耕地周围,开始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小块扩为大块,大块与大块相连,以后逐渐连接成片。成片的沙荒地连接起来,丰美的草原就变成了荒芜的沙漠,不仅不能生产粮食,连牧草也不长了。
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草原上的多年生牧草由于密度大,根系发达,因此比新垦农田上的庄稼有更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有人做过试验:在1年内降雨340毫米的相同条件下,每667平方米的农田里有280千克的泥土被流水冲跑,而草原上每667平方米流失的泥土,仅有6千克多一点。所以,草原并不是都能开垦成耕地的。科尔沁草原的演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1) 读拼音,写字词。
垦 适 科尔草原
(2) 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尔沁草原是如何变成沙漠的?
(3) 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用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4) 第5自然段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
(5)科尔沁草原毁灭的罪魁祸首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课文在线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句: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仿写:我们热爱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3)“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一句中,“你们”指________,“我们”指________,“它”指________。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吧。
泥土最珍贵
两个欧洲人来到埃塞俄比亚,他们到处奔走,绘制地图。皇帝知道后,就派了一个向导去帮助他们。后来欧洲人结束了工作,向导回到首都,报告皇帝说:“陛下,欧洲人把见到的一切都画到地图上了。他们到过尼罗河发源地塔那湖,然后顺流而下;他们找到了金银矿,把矿产、森林、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记了下来。”皇帝对欧洲人的意图思考了很久,他决定接见欧洲人。
欧洲人到了皇宫里,皇帝亲自接见并宴请他们,还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最后皇帝派了几个人送欧洲人上船。欧洲人到了河边,正要上船时,送行的埃塞俄比亚人要他们停下来,脱下鞋子。欧洲人脱了鞋子,送行的主人仔细抖他们的鞋子,还刮下鞋底的土,然后把鞋子还给欧洲人。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__欧洲人问__主人回答__皇帝要我们祝你们一路平安__还要我转告你们__你们来自远方的强国__亲眼看到了埃塞俄比亚美丽富饶的土地__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__她的泥土是我们最为珍惜的__我们在泥土里下种、埋葬死者;我们干活累了后在泥土上休息;我们在它的草地上放牧牲口;你们翻山越岭,过草地,穿森林,所走过的路都是我们祖先、孩子的脚在泥土上踩出来的。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是我们的父母、亲兄弟。我们款待了你们,赠送了贵重礼物。但是,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粒也不给。”
(1)给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加上标点。
(2)查字典,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①用部首查字法。“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奔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音序查字法。“款”查音序________,“款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3自然段的段意: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是我们的父母、亲兄弟。
②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粒也不给。
(5)选文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的主题有哪些相同之处?
精彩赏析阁。
( )处沙滩,( )片耕地,( )座山脉,( )条河流,( )根闪闪发光的松针,( )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2)用所填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3)请用“____”画出作者表达观点的句子;用“ ”画出作者用事例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用“ ”画出表示作者的结论(结果证明观点正确)的句子。
(4)请分别写出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5)读了这两个语段,你和作者的看法是否相同?请把你的看法写出来。(60字左右)
课文回眸室。(读图根据课文填空)
看着这幅图,我想到了_ __
_ _,他的一次演说感动了无数的人。他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希望白人能像印第安人一样的对待这块土地上的动物,待它们如同亲兄弟一般,把它们当做一家人。因为我们深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沙漠中的绿洲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②我们来到迪拜(拜访 访问)。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③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栽培 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④那天清晨,我们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正巧碰上一个穿黄马夹的园林工人在浇水。
⑤“这下面都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我们指着那些树和草皮问。
⑥“不,不!”园林工人竖起一个手指连连摇着,又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眨眼工夫,树叶更 ,小草更 ,鲜花更 。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⑦阿联酋人民像(保护 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 摆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掉。
(2) 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上。
翠 艳 绿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不毛之地:
(4) 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用“____”画出写阿联酋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用” ”画出写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句子。
(5) 沙漠中的人们为什么能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印第安酋长__________的著名演说。文章以__________的结构,先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__________,然后分别从善待_____ ___、善待________、善待________三个层面表达要求,最后指出大地是人类的___ _____,人类属于________,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_的爱。
(2)本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课文大量运用 、 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 ,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 和 ,表达出对它们无比 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 ”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决 解除)干渴,(滋润 滋养)我们的心田,(抚养 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行 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1)选择括号里搭配恰当的词语画“____”。
(2)请用“ ”标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内容。
(4)文中说“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想象一下,“我们的希望”会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句子训练营。读句子答题。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________与________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山峦”指________连绵的山。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________与________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提示:仿写排比句,和例句格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