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盔”字用音序查字法大写字母K,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灰”。(      )
(2)“我走到树林里,总能听见鸟儿的歌唱”这是把物当人来写的句式。(      )
(3)“碉堡”一词的音节是“jiāo bǎo”. (      )
(4)《跳水》《桃花心木》《月光曲》都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
(5)“根、干、枝、叶”五个字的音序排序是正确的。(      )
(6)“诡计、疯狂、妄想、得意洋洋”都是带有憎恨、厌恶、轻蔑等感情色彩的贬意词。(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晕”是多音字,它的音是“yǔn”、“yūn”。 ( )
(2)《夜莺之歌》一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 )
(3)“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中“需要它”指的是“需要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
(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即使……也”。( )
(5)“包蕴”的口语是“包含”。 ( )
(6)写表扬稿,要写明被表扬的是谁,做了什么好事,最后写上表扬人的姓名和日期。 ( )
(7)“茂盛的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是比喻句。 ( )
(8)“这些奇异的云彩,有的像羊群,在慢慢地走动;有的像一床又厚又大的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中所有的标点都是正确的。 ( )
(9)“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段话是“动态描写”。 ( )
(10)《挑山工》是以人物命题的。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蝉和狐狸》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成熟。
(   )
(2)“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卧心尝胆”这三个词中没有错别字。(   )
(3)“狐狸张开嘴巴,仿佛要一下子把乌鸦吞进肚子里似的。”不是一个比喻句。(   )
(4)贾岛听从韩愈的意见,最终所用诗句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鲸生活在海洋里,它形体像鱼,所以它属于鱼类。(      )
(2)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
(3)周瑜的三万军队能打败曹操的80万大军,是因为曹操不会用兵和太骄傲了。(   )
(4)《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5)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基础上的,所以是伟大的友谊。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作文练习,开始需要借鉴和模仿。               (     )
②鲸是胎生,用肺呼吸,所以鲸是哺乳动物。     (     )
③《松鼠》一课选自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一书。(  )
④桃子、石榴、苹果挂在树上好看,可没有花生有用。(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我读懂了。(判断对错)
(1)《春晓》中的“晓”指早晨。(   )
(2)《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
(3)《春晓》《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会判断,对的打“√”。
(1)“泉水在岩石下拼命地冲啊,冲啊,努力寻找出路,终于从石缝里冲了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泉水当作人来写。          (   )
(2)“但闻人语响”与“百闻不如一见”中的“闻”字意思一样。   (   )
(3)“火红的杜鹃花好象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是一个比喻句。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在括号里打“√”或“×”。
(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
(2)《西游记》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
(3)“我已经将要毕业了。”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   )
(4)《如梦令》是一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作者李清照。这首词中“兴尽”的“兴”指的是游玩的兴致。(   )
(5)“他一路唱着歌:‘啊,在碧绿的……草地上……欢唱!’”句中省略号表示的是声音的断断续续。(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
(1)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玄宗赐名为“志和”。     (   )
(2) 渔歌子 ,原是人名,张志和的丫鬟,后用于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词人用过此调。         (   )
(3)《如梦令》的作者为宋代的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李清照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听力测试:听老师把课本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第1、2自然段读一遍,然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美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
(2)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的在话号里打“√”,错误的打上“×”。
(1)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
(2)“狐狸、老虎、狼、麻雀、狮子”这一组的五个词都是同类的。(   )
(3)《观潮》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   )
(4)古诗《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苏轼。(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的打 ×, 对的打∨。
(1)《七颗钻石》中,是小女孩的爱心让水罐发生了一次次变化。(   )
(2)“我会想你一样长得又快又好。”这是一个比喻句。(     )
(3)《绝句》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杜甫。(     )
(4)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双方争执不下会两败俱伤。(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
(2)“白天阳光强,气湿高,空气干躁,昙花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
(3)《风筝》作者是法布尔,文章主要写了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    )
(4)“天灰蒙蒙,好像快要下雨了”这句话不是一个比喻句。(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诗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江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玩、观赏。(  )
(2)《江畔独步寻花》、《寒食》和《泊船瓜洲》这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
(3)五彩池在银川的藏龙山上。(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打“√”,错的打“×”。

A.“承”共8笔,可组词“承认”“承包”。()
B.“赢”“羸”的读音相同。()
C.“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个拟人句。()
D.《争吵》一文主要写了安利柯和克莱蒂吵架的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