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我校初一年级正开展“走进图书馆·追逐文学梦·争做文明人”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学会宣传。走进图书馆,你发现四面墙壁一片空白,为营造文化氛围,请你拟一条与“读书”有关的宣传标语张贴在墙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活动二】巧拟对联。在学完第三单元民俗文化之后,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到图书馆查阅我国传统的节日及习俗,要求用查到的知识并结合对联的常识,完成下联。
上联:端午日赛龙舟捉鸭子        下联:
【活动三】真情劝说。赵明同学在图书馆看书过程中,将椅子前后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请你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劝说,你会怎么说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八年级某班最近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建筑”:巧夺天工  “      ”:               “       ”:
【活动二】学习“长城专题”后,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你作为主持人要在活动开始时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50字左右)
【活动三】我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曾向长城管理机构捐赠了30个印有“不爱长城非好汉”字样的垃圾箱。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实践活动。
如果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拟一个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                   
你准备给小报设计哪些栏目?                              (至少2个)
打开文学之门,你会发现文学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文学,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编辑小报时,你想请美术老师指导你市级以下小报的版面,你该如何对美术老师说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星华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请仿照下面示例,为文学社刊物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示例:文学少年
在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李伟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准备劝说李伟同学改正这种不良习惯,请写下你的劝说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说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请根据示例,说说下面诗句中所描绘的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是洒向大地的希望之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请说说这些雨的名称。
久雨不晴,人们叫它霪雨。久旱的雨,人们叫它         。滂沱成果下的雨,人们叫它               。飞扬迷蒙的雨,人们叫它          
请写出一个和雨有关的成语                 。请写出一句子和雨有关的诗句                 。(本试卷中出现的相关成语和诗句除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材料一:9月8日,我们将迎来9月的第一个节气——白露。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草木上的露水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这就是“白露”这个名字的由来。
材料二:“白露”节气的早上,露水和较低的气温让各种昆虫不太适应,它们选择等待,等到日出后才慢慢开始活动。天气转凉后,多数昆虫会死去,留下卵或者幼虫熬过漫长的冬天。
一些鸟感受到寒意后,选择启程,用长途迁徙躲避冬天。正所谓“鸿雁来,元鸟归,群鸟养羞”。此时,像黄鹂、燕子等被我们称之为夏候鸟的鸟则开始成群结队往南飞,飞到东南亚、印度甚至非洲。
(1)请运用在“气象物候”专题中学到的知识解释“鸿雁来,元鸟归,群鸟养羞”的现象。
⑵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白露”节气出现的物候现象。
⑶ 结合材料,仿照例句,解释“白露”节气的意义。
例句: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诗海撷趣】我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研究物候的资料,请从下列古诗词中探究出某些物候的规律。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我的探究】
(2)【词海释疑】①程程同学“百度”了一下汉语拼音“qīng liè”,发现“百度 百科”收集了两个形近词:清冽,清洌。请你根据所学的物候知识向程程同学解释一下“冽”和“洌”的字形和字义的区别。
【我的答疑】
②【学以致用】程程同学又“百度”了下列选句,请你完成。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下见小潭,水尤清liè( A )。——《小石潭记》
予尝穷冬月夜登是亭,听洛水声,久之,觉清liè( B )侵人肌骨,不可留,乃去。——《洛阳名园记》
【我的作业】A               B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文实践活动。
9月份,滨江学校利用班会课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综合实践活动, 八(1)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开展了主题为“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参与其中。
活动一:在活动中,赵津同学了一口气说出了十几位抗日英雄的事迹,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在抗战中,无数的仁人志士付出了生命,请你至少说出其中2个抗日英雄或群体。
活动二:同学们在主题班会临近结束时又观看了阅兵实况,不禁感慨万千,你作为主持人,请对这主题班会作一结束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滨江学校七年级组拟开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分小组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帮其中某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试给本报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充满诗意的名字。
某小组已经设计了“我与名著”“名家简介”两个栏目,请你再帮该组设计两个栏目。
本报某版急需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请你提供两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活动三——“说说我的功过”,班级开展有关雨的好处与坏处的辩论会,针对以下甲方的观点,作为乙方的你持有相反的看法,请你把你的观点写下来。
【甲方】我认为降雨有诸多好处: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利于水库蓄水;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让空气变得更清新;能降低气温,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表现人们或悲或喜的心情。
【乙方】我认为降雨有诸多坏处: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活动二——“读读我的韵味”,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这个环节中写的一段话,请你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雨是平凡但绝不平庸的风景。它时而是绵绵不绝的春雨,朦胧霏霏,情意绵绵;它时而是                         ;它时而又是凄凄凉凉的梧桐夜雨,如李清照般的惆怅,独自怎生得黑;它时而还是寂静的冬雨,轻轻地落地,化作雨蝶,飞入世人的梦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材料: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社会现象:
产生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面对天灾,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改变不了天气,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她微笑着说……”省略号处进行肖像和景物描写。
要求:(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符合情境;
(3)不超过15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运用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为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班级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你知道你所崇拜的古代名人有哪些缺点?你是怎样看待他的缺点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地狱中,鬼魂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进自己的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天使也围着桌子吃饭,他们手中的筷子同样也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送到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请写出你读完这则故事后的感悟或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