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描述的是( )
A.水磨 | B.筒车 | C.水排 | D.曲辕犁 |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南北朝时期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小镇的景色更迷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是( )
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 ②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③统治阶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④北方战乱,人民大批南移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转型”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不包括
A.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B.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C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
②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
③ 不 能 反 映 出 封 建 统治 的 阶 级 基 础 ④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A.① | B.②③ | C.③ | D.④ |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私田开垦的增加 | B.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 D.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
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水利出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大致可分为灌溉、运河、堤防这三类。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始于春秋末,到战国最为兴盛。下图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图。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开发前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多数居民没有电用,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5月美国国会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募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包括7个州的广大地区受益,平均收入在工程发挥效益手增长4倍,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所耗的电力也是靠田纳西工程提供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国水利技术人员“丢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60年来,水利科技进步一直是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水利兴建中,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外资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
——引自新华网
(1)根据图例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的水利工程名称,试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两处工程的兴修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末期至战国,我国大规模水利工程得以修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什么本质问题?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这一观点的理解。
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变”,下列与之相符的表现有(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强,农业经济结构变迁,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②工商业城镇兴起,劳动力市场出现;③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转变;④从人身依附关系向经济关系转变;⑤从重农抑商向工商皆本转变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
A.发展长途贸易 | B.运送军粮 | C.发展小农经济 | D.加强中央集权 |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但是洪涝灾害和干旱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农业,水利是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
材料一 (关中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这片沃土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在秦汉时,那里可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这才是秦汉、隋唐得以立国的关中!
材料二 郑国渠就是引泾灌溉工程,由于泾河泥沙含量大,水流急,流域山洪频发,使得泾河上的水利工程极易损坏,再加上这一流域的水文地质变迁(如河流改道),使这一工程几乎代代都要重修(如汉武帝时期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北宋末年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不过此时的规模已经非常小了,只能灌溉良田7万亩,不足最盛时的四十分之一)。
汉唐长安粮食供应,关中大约只能提供200万石左右,要依赖东南漕运四百万石。而造成关中生产能力不足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有多种:(1)长安纯消费人口的增加,如皇室及服务人口、京官京吏、京师驻军、参加选官和科举考试人员、商业和佛道等多种人口的增加。(2)关中农业生产力的不足,如为国家纳粮的耕地减少、关中水利田面积减少、关中为国家纳粮的农户减少等。(3)自然因素,则是前2—6世纪(汉武帝以后至北周),9—11世纪(唐德宗贞元至北宋前期),关中气候向冷干的转变。所以,民歌所说郑白渠“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说法并不确切。
材料三 (宋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移到了江南地区,从而导致税赋重心移到了江南。关东地区距离江南很近,方便税赋运输。加上关中地区长期战乱,已经凋零,所以政治重心开始东移到关东地区,后来更是直接移到江南,政治重心再也没有回到关中。
——以上材料摘编自《纵横中文网 宋代关中衰落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的历史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关中地区水利事业衰落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并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