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外滩是每位游客在上海的必到之处,浦西原公共租界的近代建筑群充满了美感与历史的沧桑感。每一幢建筑,都几易其主,一砖一瓦,仍流露出当年的那份繁华。当年租界,当时商行,当初繁华,至今犹存其风貌。”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

A.《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B.《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C.《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D.《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留特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 中国一直以“天朝”自居,从来不把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当作是国家……中英鸦片战争已经打两年了,道光帝居然问大臣这样的问题:英吉利到底在何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旱路可通。可笑不?没有国家观念,又何来国旗一说?
“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鸿片战争的导火索。这个事件起因就是“华船冒挂洋旗”,和国旗有关。1862年又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在交步过程中,占尽便宜的英国人硬说船只没有挂国旗,不知道那是中国兵船,拒不负责。恭亲王奕诉痛定思痛,考虑制定一面旗帜。在曾国藩的建议下,选定三角龙旗。但这并不是国旗,真正国旗的诞生,是在1888年。当时参与过很多外交活动的李鸿章,深感“无旗可挂”的尴尬,于是奏请慈禧太后,选定四角龙旗。《北洋海军章程》中第一次在官万文件中出现了“国旗”这一概念。
——摘自冯玄一《中英水兵斗殴事件,逼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
材料二 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甲午战争后,列强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些官僚认为自开一些口岸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自1898年到民国年间自开通商口岸达30多处……(至此)可供外国人贸易的口岸达到110个。除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起来,绝大多数后来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点和主要城市。
——摘自《近代中国专题研究》
材料三 1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朝财政报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岁出
数额(千两)
岁入
数额(千两)
中央和各省的行政费
30000
田税
26500
陆军
30000
各省杂税
1600
海军
5000
各省杂项收入
1000
宫廷花费
1100
盐税盐厘
13500
海关经费
3600
厘金
16000
出使经费
1000
常关税
2700
河道经费
940
海关税(一般货物)
17000
铁路
800
……
债款开支
24000
……
总计
101120
总计
88200

注:“债款开支”中的债务主要是指1895—1898年的三笔外债。 “厘金”是一种商业税,盐也是抽厘对象,即“盐厘”。 “常关税”为内地货物通过税。
(1)为什么在清朝前期没有国旗?哪些因素推动了清朝后期制定国旗?
(2)归纳通商口岸发展的趋势,分析通商口岸带来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三?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3条)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时期后,江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安义县“茶叶昔无近有,胶源西山最盛”,有位外国人在看到玉山、河口一带漫山遍野的茶树时称:“这里上万亩的土地都种着茶叶,而且大部分土地是最近几年开垦和栽种的”。修水县全县茶殆及乡村,农民80%—90%以此为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2年上海的租界里,曾经空置的小木屋被房东用更高的价格租出去,卖鸦片的洋行转向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不再建造小木屋,改建两三层的小楼,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但到了1864年下半年,新建房屋再次出现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甚至有人跳黄浦江了。当时上海租界楼市的这些变化,与哪一历史因素关系密切?

A.太平军的东征与失败 B.英法联军的入侵及其撤离
C.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衰落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消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中有“领事报关”的条款,规定:洋船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等件,送交口岸本国领事,领事以此通知海关,于卸货、装货时,“共同查验”,交纳船钞税银,海关即发完税红单,领事凭红单,发回船牌等件,然后出口。这项条款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丧失 B.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进步
C.促进中英贸易迅速增长 D.使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巴特勒上校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所怒斥的犯下滔天罪行的‘文明人’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 新华社东京2001年5月17日电:东京文部科学省16日公布包括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日本右翼势力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
材料二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磨难与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请回答:
(1)列举近代以来列强主要的侵华战争。(举4例)
(2)列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举4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它所承载的历史事件(  )

①发生在鸦片战争结束时
②充分地利用了自然条件重创侵略者
③以抵抗列强侵略为目标
④体现了不畏强暴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  )
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
②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
③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④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下边中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

货物
1843年前旧税率
1843年后新税率
棉纱
13.38
5.56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斜纹布
14.92
5.56

A.适应了英国对中国输出商品的要求
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
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

A.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B.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C.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D.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在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
①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
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
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