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图3是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某商标图片,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A.民族工业产生于火柴业
B.民国初期诞生了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实业救国思想
D.中国火柴工业技术水平世界第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增长情况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面粉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
B.面粉业的增长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表现
C.面粉业的增长是由于欧洲需求增加
D.面粉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来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来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

A.晚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来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1912~1922年我国民族工业中的纺织业年增长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C.陈启源(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来源: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来源: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
材料二: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和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都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依据材料,回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A.一战期间 B.甲午战后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民国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中华民国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纱锭数

 
每厂平均纱锭数
外商企业
51664/厂
华商企业
23686/厂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三: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单位:%)

 
年产百万吨以上
年产10万~99万吨
年产1万~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88.5
41.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9
100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的情况(单位:家)

江苏
直隶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其他各省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0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估计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当时在其发展上的弱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东华续录》光绪朝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李明福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8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阻力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忙于一战,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②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④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不包括(   )

A.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B.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人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来源: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