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其结果是: 

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D.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投人激增 B.“实业救国”成为时代要求
C.部分行业发展迅速 D.地区仅限于长江三角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入超(—)
1913年
3384088
11094775
—7706687
1918年
10080756
947420
+9133326
1922年
663290
18059756
—11427466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出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5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 ( )

A.人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
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商品
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影响不包括 ( )

A.使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B.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阶级基础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带有半殖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民族工业资本大于商业资本 ②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与外资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④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来源: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国民政府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采取措施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B.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互相补充和推动
C.法币流通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美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B.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C.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削弱
D.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思潮在实践中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来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战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①币制改革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利用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北洋军阀政府的扶植
C.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
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造纸业和化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个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来源:中国民族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