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8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同学自制的课外学习卡片“袁世凯与近代天津”。据其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1895年  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1902年  创办北洋女医院;
创办北洋军医学堂;
成立北洋烟草公司;
开设巡警局
创办天津官银号(天津第一家新式银行)
1904年  批准成立“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A.袁世凯发迹始于在天津的活动      B.袁世凯是洋务运动后期代表人物
C.袁世凯推动了天津的近代化         D.袁世凯是“中体西用”的践行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在中国土丝败退的局面下,有外国报纸报道:“自从1884年以来,广东的厂丝已经逐渐排除困难,打开销路,目前在他们的出口中,已经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现象说明广东相应行业

A.市场开放时间较早 B.生产方式变革先行
C.开始占领本土市场 D.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 B.甲午战争前 C.甲午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钱病鹤先生于1909年创作的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对其表达的寓意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人们只关心铁路的经济利益
B.对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强烈不满
C.具有反帝和反对清政府的鲜明政治倾向
D.列强争夺中国筑路权促进中国铁路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烟草的种植与消费,历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欧洲、中国传播情况

品 种
传入欧洲的时间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  注
玉 米
15世纪末
16世纪中叶
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马铃薯
15世纪末
16世纪末
成书于清初的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番 薯
15世纪末
16世纪末
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用重金买了几株薯苗,在福州城外种植
烟 草
15世纪末
17世纪初
自菲律宾传入福建漳州、泉州一带

材料二 清朝王简庵《临汀考言》载:汀(州)属八邑,僻处深山,本无沃野平原。所有田土,即使尽栽稻谷,不足民间日给。康熙年间,漳(州)民流寓于汀州,以种烟为业。因其所获之利,数倍于稼穑,汀民亦皆效尤。迩年以来,八邑之膏腴田土,种烟者十之三、四,以致本地无谷可买,米价倍增。
乾隆年间,汀州永定生产条丝烟的手工作坊已遍布城乡。闽人远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开设烟庄、烟行。南靖人庄锦文所开下峰烟行生产的水烟丝,畅销四川、台湾等地。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丝行的平和人庄八常,自制烟丝运销江浙致富,人称“庄百万”。
材料三 近代以来,西方烟草企业大举进军中国,抢占市场,市场上手工制土烟逐渐为机制卷烟所代替。同期,我国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也开始兴起,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称南洋公司)。1919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材料四 清初《物理小识》:烟草“其性可以祛湿发散,然服久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死。”
又据《烟酒税史》载:乾隆年间,始创烟税,黄烟百斤征银二钱。自光绪二十二年起,十年之间,四增其率。《烟草谱·烟税》亦载:“烟草,向于杂税内。各省完烟税银若干。”
(1)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2)据材料二指出,烟草在汀州广泛种植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清朝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对福建经济产生的影响。
(3)从材料三中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烟草企业的生存状况,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烟草的种植与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选择其一回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大生机器纺纱厂发行的股票上,曾经有这样的文字 “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以壹百两为壹股。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每届年终结账,三月初一日凭折发利”。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大生机器厂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股份制的企业
B.大生机器厂采用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
C.大生机器厂属于官办工业
D.大生机器厂属于官方支持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同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易·系辞下》
材料二 裴李岗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种类比较齐全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说明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数量众多的收割工具石镰和谷物加工工具磨盘,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的水平,出土不少的猪、牛、羊骨骼,以及发现的陶塑猪、羊原始艺术品,说明当时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家畜的饲养也出现了。
──《光明日报》1979年1月10日《河南省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1)材料一、二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指出哪一则史料最具客观历史价值,说明理由。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2)依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农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力都涌到了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生产中的中坚分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涌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

期间
迁出入
农村(县)
市、镇
农村迁入市镇人口
万人
%
万人
%
万人
%
1982-1987
迁出
2076.02
67.99
977.24
32.00
1545.19
74.143
迁入
721.50
23.63
2331.69
76.37
1982-1987
迁出
2310.11
62.48
1279.00
37.50
1671.82
78.48
迁入
590.47
17.30
2822.79
82.70
1990-1995
迁出
1985.55
59.75
1337.43
40.25
1194.71
60.17
迁入
948.55
28.56
2374.02
71.44
1995-2000
迁出
7316.24
58.70
5148.17
41.30
55065.50
68.96
迁入
1710.94
11.85
12728.14
88.15

(3)依据材料四所学知识从原因上分析中国近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的迁移有何本质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两个史实说明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饱受外国资本的压迫,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图示)

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1,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2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