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氮素是促进作物增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但氮肥大量施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储成才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水稻氮利用效率改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成果于2015年6月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遗传学》上。由此可见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国际著名期刊是检验科研成果的标准
③施用氮肥要坚持适度原则       ④促进作物增产要抓住氮素这一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这主要告诉我们
①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②对新事物的评价要有革命批判精神
③评价新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正由传统的以要素投入、工业拉动、政府主导、高速增长为显著特征的发展模式,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适应新常态需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但转型不会自然发生,过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体制上大力推进改革的深化,在结构上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在发展方式上积极提质增效等。但总体上任务艰巨, 经济体制转型处于攻坚期,发展方式转交正在爬坡,经济结构调整步及艰难,开放模式升级压力重重。因此,顺利完成全面转型开级的历史任务,引领新常态,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突破瓶颈制约。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事业进入“实验期”。这意味着“十三五“时期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②应该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③总体上仍然处于渐进的量变阶段   
④要果断抓住时机实现质的飞跃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还是实现中国梦,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党的建设,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反腐倡廉,都需要全体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地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实际工作。这是因为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事情办好
③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该曲线显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从哲学角度看,该图启示我们

①要把握好事物量变中的“度”   
②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由盛而衰的过程     
④要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引用古语名句,这些古语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对古语名旬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探路尖兵”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经过8天的太空飞行后,在内蒙古顺利着陆,这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探月工程在完成一二期后,已全面转入三期,作为“绕、落、回”规划的第三步,探月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④意识活动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我国预计发射5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这体现了    

A.意识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B.发展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现有的学习水平为“1”,如果每天在这个基础上多努力1%,获得的就是“l+1%”,一年365天,如果每天坚持这样做,也就是“l+1%”的365次方,一年下来就是原来“1”的37.7834倍,即(1+1%)“5=37.7834。这则励志公式告诉我们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量变是质变的提前和必要准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材料二:“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2015年1月,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分析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
(3)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黄帝内经》中的“五劳所伤”中有这样的记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说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事物都处于相互转化之中
③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道路;而眼前存在的“中国式过马路”等无视法治的现象,又让人感叹法治的艰难。这反映的道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切实重视量的积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踏踏实实做好小事,为质的发展创造条件    
④整体统帅着部分,整体的状态影响部分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15℃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凝固。由上述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在两者之间,即-5℃~0℃。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教师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创新大赛二等奖。该同学的发明思路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
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上述观点都启示我们要(   )
①重视量的积累                   ②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③对事物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④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