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黄冈模拟)放入30%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蛔虫卵细胞 ⑥洋葱根毛细胞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
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长势将                   B组。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来源:渗透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四种不同溶液1h后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    )

溶液




质量转变百分率
+5%
-5%
-3%
0%

A.溶液Ⅰ的浓度最小 B.溶液Ⅱ的浓度小于溶液Ⅲ
C.溶液Ⅳ的浓度最大 D.溶液Ⅳ是蒸馏水
来源:渗透作用中水分子的移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南京模拟)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来源:渗透作用中水分子的移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人的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

A.10%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20%蔗糖溶液 D.蒸馏水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    )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来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在30%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 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 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 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 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研究渗透作用的装置图,请根据探究的主题和要求完善相关实验。

材料:清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纱布等。
(1)在装置A的基础上,完善渗透装置。
(2)若要验证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半透膜,应如何设计?根据什么现象判断?
(3)若要验证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存在浓度差,又将如何设计?
(4)有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M和N),请用两种实验方案比较其浓度高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实验用于研究蔗糖溶液对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片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置于显微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过该表皮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



蔗糖浓度(mol/dm3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视野范围内所检视的细胞总数
0.00
0
22
0.05
0
20
0.10
0
18
0.15
1
20
0.20
3
20
0.25
16
20
0.30
19
19
0.35
21
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坐标系中较准确地绘出一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
(2)在题(1)的曲线图中,当蔗糖浓度为0.22 mol/dm3时,试找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约         。在此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为什么有些细胞呈现质壁分离,另一些则不呈现?试加以说明。
(3)有人提出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可以来测定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大概范围,下面是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几个细胞(如图所示)置于不同蔗糖溶液浓度(A~D)下的细胞状态,则这几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范围相对最精确的是在   之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单倍体诱导与利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