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回答有关实验的相关问题
Ⅰ.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个。

Ⅱ.根据教材中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此实验中用的是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一般用于__________的群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 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  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      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全部死亡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互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即乙捕食甲
B.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个体数目的改变
D.甲、乙两种群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最复杂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B.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
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
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群落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迁入率、迁出率及性别比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
B.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在图中A点时,甲种群的丰富度最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