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Fe2++b Br-+c Cl2→d Fe3++ e Br2+ 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2、SO42-,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

(1)上述试剂中,B是               ,C是            
(2)操作Ⅱ的名称是                 
(3)加过量A时发生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一份溶液中可能含有K+、Al3+、H+、NH4+、Cl、Br、I、ClO-、AlO2-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操作: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经检测后,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则溶液中Cl、Br、I与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况下)关系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况下)
2.8L
5.6L
11.2L
n(Cl-
1.25mol
1.5 mol
2 mol
n(Br-
1.5 mol学]
1.4mol
0.9 mol
n(I-
a mol
0
0

①则a为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 > I2 > SO2
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Fe3+、NO3-、Cl-、I-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溶液中

A.一定含有I-,不能含有Cl- B.可能含有Cl-、NO3-和I-
C.可能含有NO3- D.不含有Fe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Cr2O72->Fe3>SO2
B.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C.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若有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己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 mol
D.K2Cr2O7可与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为1: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反应②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 mol Br被氧化
C.氧化性强弱顺序:Cl2>Br2>Fe3>I2
D.还原性强弱顺序:I>Fe2>Br>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25mol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 能氧化H2SO3)。则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16mol/L B.0.02mol/L C.0.20mol/L D.0.25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2>SO42>IO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FeI2和FeBr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下列离子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2+4I+3Cl2===2Fe3+2I2+6Cl
B.2Fe2+2I+2Cl2===2Fe3+I2+4Cl
C.2Fe2+2I+2Br+3Cl2===2Fe3+I2+Br2+6Cl
D.2Fe2+4I+4Br+5Cl2===2Fe3+2I2+2Br2+10C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D.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列物质的量关系进行反应,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Cl2)∶n(Fe)=5∶45Cl2+4Fe2FeCl2+2FeCl3
B.n(Cl2)∶n(FeBr2)=1∶1 Fe2+2Br+Cl2=Fe3+Br2+2Cl
C.n(MnO4)∶n(H2O2)=2∶3 2MnO4+3H2O2+6H=2Mn2+4O2↑+6H2O
D.n(Fe)∶n[HNO3(稀)]=1∶3 4Fe+12H+3NO3===3Fe2+Fe3+3NO↑+6H2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性:Ag>Cu2>Fe3>Zn2
C.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
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则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碘离子 B.可能含铁离子
C.可能有氯离子 D.不含硝酸根离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反应热的大小比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