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有一块无限大的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平板MN,现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置于板右侧,并使金属板接地;金属平板与电量为+Q的点电荷之间的空间电场分布与等量异种电荷之间的电场分布类似,则金属板MN为等势面且电势为零.已知BCDE在以电荷+Q为圆心的圆上,电荷+Q离金属板MN的距离AQ为d, B点为AQ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和E点的场强相同
B.B点的场强大于D点的场强
C.D点电势低于零电势
D.带负电点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电势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实线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a、b为轨迹上两点,则( )

A.在a、b点的加速度 aa<ab
B.在a、b点的电势 φab
C.在a、b点的速度va>vb
D.在a、b点的电势能Epa>Epb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个示波管工作原理图的一部分,电子经过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量为y,两平行板间距为d、板长为L、板间电压为U。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y/U)叫做示波管的灵敏度,为了提高灵敏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两板间的电势差U
B.尽可能缩短板长L
C.尽可能减小板距d
D.使电子的入射速度v0大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面附近处的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其中一条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线上有a、b两点,高度差为h。质量为m、电荷量为- q的检验电荷,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从a点由静止起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
B.质量为m、电荷量为+2q的检验电荷,从a点由静止起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
C.质量为m、电荷量为-2 q的检验电荷,从a点由静止起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仍为
D.质量为m、电荷量为- 2q的检验电荷,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点电荷将沿电场线在a、b两点间来回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下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
B.若将一个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则该电荷一定为负电荷
C.一个负电荷处于B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处于A点的电势能
D.若将一个正电荷由A点释放,该电荷将在电场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若x轴表示电流,y轴表示电压,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电源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的关系.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x轴表示距离,y轴表示电场强度,则该图像可以反映点电荷在某点的场强与该点到点电荷距离的关系
B.若x轴表示物体下落的高度,y轴表示重力势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C.若x轴表示波长,y轴表示能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光子能量与波长的关系
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流,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矩形线框以恒定速度离开匀强磁场的过程中,回路中感应电流与时间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将与Q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从直线ab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若两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P的速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P的机械能一定在减少
C.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和库仑力的合力为零
D.小球P与弹簧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O点为均匀带正电的导体棒AB的中点,P点为AO的中点,a、b两点分别处在P、O两点的正上方.若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则( )

A.导体棒在a点的场强大于在b点的场强
B.导体棒在a点的场强小于在b点的场强
C.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低于在b点的电势能
D.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高于在b点的电势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理想边界的电场,边界A、B将该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Ⅰ、Ⅱ,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Ⅰ中无电场。在区域Ⅱ中边界下方某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在7s末回到出发点
B.电场强度大小是
C.P点距边界的距离为
D.若边界AB处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有四个等量异种的点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b、c、d分别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B.b、d两点的电势一定相同
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为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及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O、B间的距离大于
C.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UAB=     
D.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点的电势小于B点的电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已知带电小球A、B的电荷量分别为QA、QB,OA=OB,都用长L的绝缘丝线悬挂在绝缘墙角O点处。静止时A、B相距为d。为使平衡时AB间距离变为2d,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

A.将小球B的质量变为原来的八分之一  
B.将小球B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
C.将小球A、B的电荷量都增为原来的二倍,同时将小球B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将小球A、B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B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均匀带正电的半球壳,球心为O点,AB为其对称轴,平面L垂直AB把半球壳一分为二,且左右两侧球壳的表面积相等,L与AB相交于M点。如果左侧部分在M点的电场强度为E1,电势为Ф1,右侧部分在M点的电场强度为E2,电势为Ф2。(已知一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一点电荷q在距离其为r处的电势为),则

A.E1>E2,Ф1>Ф2 B.E1<E2,Ф1<Ф2
C.El>E2,Фl2 D.E1=E2,Фl<Ф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真空中同一平面内MN直线上固定电荷量分别为-9Q和+Q的两个点电荷,两者相距为L,以+Q电荷为圆心,半径为L/2画圆,a、b、c、d是圆周上四点,其中a、b在MN直线上,c、d两点连线垂直于MN,一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在圆周上运动,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荷+q在a处所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B.电荷+q在a处的电势能最大
C.电荷+q在b处的电势能最大
C.电荷+q在c、d两处的电势能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甲,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