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时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 A . b 时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

image.png

A.

在同种玻璃种传播, 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b

B.

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 b 光侧移量大

C.

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 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 a 光一定也能

D.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张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a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
  • 更新:2021-09-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直线过均匀玻璃球球心,细光束平行且关于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光相比(

A. 玻璃对 光的折射率较大
B. 玻璃对 光的临界角较小
C.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D.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半径为、介质折射率为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的截面如图所示。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角点入射,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点射出。当光线在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两点间的距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截面如图所示,O点为圆心,光线a沿半径方向进入玻璃后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光线b平行于光线a,从最高点进入玻璃后折射到MN上的D点,已知光线a与MN的夹角为60°,

求(1)玻璃的折射率n为多少?(2)OD的长度是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磨某剖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割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B.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
C.若θ<θ1,光线会从OQ边射出
D.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折射率为的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沿与AB边成θ角(θ<90°)的方向入射到AB边的中点P处,若要光线进入三棱镜后能直接射到AC边上且能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则cosθ应满足什么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的玻璃砖,C为AB的中点。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a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OB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圆柱体横截面(O为圆心),折射率为。有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OA平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AB面上射出,设凡射到OB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则圆柱体AB面上有光线出射的部分占AB表面的比例为( )

A.1:4 B.1:3 C.2:3 D.1: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绿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的小
B.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
C.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看到的深度比实际的深
D.分别用绿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一透明玻璃半球,在其下面有一平行半球上表面水平放置的光屏。两束关于中心轴OO'对称的激光束从半球上表面垂直射入玻璃半球,恰能从球面射出。当光屏距半球上表面h1=40cm时,从球面折射出的两束光线汇聚于光屏与OO'轴的交点;当光屏距上表面h2=70cm时,在光屏上形成半径R=40cm的圆形光斑。求光在该玻璃半球中的折射率n及玻璃半球的半径r.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部厚度为d的巨大玻璃容器,这种玻璃的折射率为n1=,容器内盛有深度为d的某种透明液体,该液体的折射率为n2=,在液体表面上漂浮有半径为r=d的不透明圆板。在圆板正上方d处有一点光源s,在光源的照射下圆板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个影,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①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②影的面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B.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向下放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让光从上方射入,能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透明介质的三棱镜,三个顶角分别为,介质的折射率,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6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

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②画出此束光线进入棱镜后又射出棱镜的光路图,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不考虑返回到AB和BC面上的光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边长为4cm,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将其置于空气中,当一细光束从距离顶点A为1cm的D点垂直于AB面入射时,在AC面上刚好发生全反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求:

①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②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n1,内芯的折射率为n2,一束单色光从图中O1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O1O2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①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②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全反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