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请回答:
(1)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图一中的人物是谁?她是哪位皇帝的皇后?
(2)简要叙述她的政绩。
(3)图二是该人物留下的“无字碑”,据传是取其功过是非让后人评价之意。假如让你用一句话对她进行评价,你该怎么说?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均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说的“策”是指什么制度?
(2) 材料二这句话是谁说的?举一例说明他是这样做的。
(3) 说出三个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具体史实。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荣的原因。
唐朝城市中的“坊”是
A.皇帝办公区 | B.居民住宅区 | C.手工作坊区 | D.商业区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称为什么?
A.贞观之治 |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C.开皇之治 | D.开元盛世 |
综合探究题(共26分)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说出两个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典型事例: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说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收揽人才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说出这一时期开通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1) 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
(2) 因贪图享乐导致王朝衰落的君主: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假如你是唐都城的老百姓,你居住的地方是( )
A.市 | B.街 | C.道 | D.坊 |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盛唐气象形成的根基是( )
A.专制与跋扈 | B.开明与开放 | C.封建与宗法 | D.集权与融合 |
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
A.西周 | B.唐朝 | C.西汉 | D.元朝 |
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请回答:
(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
(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
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
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
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盛世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和朋友一起讨论《资治通鉴》 |
B.和朋友一起饮茶赋诗 |
C.去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 |
D.家中摆设唐三彩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