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
A.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不断运动
B.水蒸发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C.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分子种类不变
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
(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
(3)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 。
(4)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 。
(5)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 。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质量增大B.个数增多C.体积增大D.间隔增大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蒸发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市售瓶装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其作用之一是杀菌,并且增强葡萄酒的酸度,抑制细菌生长。饮用前将葡萄酒倒入敞口容器放置一段时间,可以减少部分有害物质,这种饮酒方法对人体健康比较有益(资料: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世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2)厨房中洗菜用的塑料盆、装垃圾的塑料袋都是塑料制品,塑料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3)炒菜时,没有进入厨房便能闻到菜的香味,这是因为 。
(4)为了增加菜的鲜味,炒菜时可适当加入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谷氨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使用 。
(5)已知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 (填“上”或“下”)方。
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
(1)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所以,人类一方面在努力减少CO2的排放,另一方面在研究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如图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
(3)为了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车胎在阳光下爆裂﹣﹣分子体积变大
B.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闻到不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钢轨夏天缝隙变小﹣﹣原子之间间隔变大
暑假,小明与同学们到莲花湖湿地公园游玩.
(1)他们乘坐电瓶车进入景区,远远就闻到花香,是因为 (用微粒观点解释).电瓶车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它的优点是 (写1点即可).
(2)游玩过程中,有位同学不慎摔伤了手臂,小明从急救包中取出碘酒为他消毒,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
(3)小明的午餐有面包、香肠、鸡蛋、牛奶和雪饼,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同学们建议他应该再吃些 (填1种具体食物名称).雪饼袋中有一包干燥剂,它可能是下列物质的 (填序号).
A. |
生石灰 |
B. |
氢氧化钠 |
C. |
氢氧化钙 |
(4)他携带的以下物品主要由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填序号).
A. |
尼龙背包 |
B. |
不锈钢水壶 |
C. |
塑料袋. |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解释下列问题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也会造成被动吸烟,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
(2)一支烟头会引发一场火灾,从燃烧的条件上讲,烟头的作用是 .
(3)用碳素墨水填写重要的档案,时间长久不褪色 .
(4)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涂油能防止铁生锈,原理是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正确的是( )
A. |
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
B.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间有间隔 |
C. |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
D. |
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特点。
(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
(2)A、B、C、D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如下:
A~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A |
B |
C |
D |
|
已知:A和B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生成C和D.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慈善不仅是手的给予,更是心的奉献,我市志愿者经常到敬老院慰问老人.
(1)志愿者们带去了虹螺县干豆腐、水果等,其中干豆腐富含的营养素是 .
(2)人们在食堂外就闻到了菜香,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
(3)志愿者们做好饭菜,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
(4)吃饭时,小王给李爷爷倒了一小杯“九门口”牌白酒,白酒中含有的有机物是 (写化学式).
(5)在给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王奶奶得了夜盲症,这是因为缺乏 (填“维生素A”或“维生素C”)
(6)志愿者们将塑料袋回收再利用,这样做有利于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