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 4+BaCl 2=MgCl 2+BaSO 4↓.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来源: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来源:2018年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碳酸钾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杂质,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此时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18.1g固体,计算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18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2)B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  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结论:滤渣B中有Fe2O3,CaCO3.实验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出一个即可)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滤液C中有  

【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来源:2018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C.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来源:2018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二中,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通入二氧化碳后D试管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是NaOH。

猜想2:溶质是NaOH和Na2CO3

猜想3:溶质是Na2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D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猜想1不成立

②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取滤液加入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2成立

【反思与评价】I.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②中加入Ca(OH)2溶液不正确,理由是  

若要验证猜想2成立,需将Ca(OH)2溶液换成  溶液。

Ⅱ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

来源: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锌与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12.5g碳酸锌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共生成16.1g硫酸锌

②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③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A.1个B.2个C.3个D.4个

来源: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种物质:Ba(OH)2、CO2、HCl、CuSO4、Fe,两两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6个B.5个C.4个D.3个

来源:2017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种物质:Ba(OH)2、CO2、HCl、CuSO4、Fe,两两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6个B.5个C.4个D.3个

来源:2017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种物质:Ba(OH)2、CO2、HCl、CuSO4、Fe,两两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6个B.5个C.4个D.3个

来源:2017年湖北省天门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甲、实验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是  (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是  

(2)乙实验是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试管中的现象是  ,B中铁片反应后溶液呈  色。

来源: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一种盐

B.生活中可用食盐水除铁锈

C.氯化钠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来源: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变化中很多反应可以用“甲+乙→丙+丁”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氧化物

C.若甲、乙分别是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甲、乙混合物质量为20g,则生成丙、丁的质量之和一定为20g

来源: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6.2g,向其中加入219.6g水,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混合溶液。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

产生沉淀质量/g

1.45

2.9

m

5.8

5.8

试分析计算。

(1)m的值为   

(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0-12-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盐的化学性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