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款迷你电饭煲有加热和保温两档。其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R 1 = 88 Ω R 2 = 2112 Ω .开关 S 置于  (选填“1”或“2” ) 时是保温挡,保温 10 min 产生的热量是   J

来源: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 L 标有“ 4 V 4 W ”字样,电流表所选量程为 0 3 A ,当开关 S 1 S 2 都闭合时,滑片移到 b 端,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1 . 5 A ,(小灯泡电阻不变)求:

(1)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2)闭合 S 1 、断开 S 2 ,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滑动变阻器在 1 min 内产生的热量;

(3)闭合 S 1 、断开 S 2 ,小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结果保留2位小数)。

来源:2017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 6 V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2 A ,线圈的电阻为 0 . 5 Ω .则在 1 min 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及产生的热量分别为 (    )

A. 720 J 120 J B. 720 J 720 J C. 720 J 600 J D. 600 J 120 J

来源:2016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1)甲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        (选填“ a ”或“ b ”) 容器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

(2)通过观察乙图中的实验现象,可知         (选填“ c ”或“ d ”)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大。

来源: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已知三个电阻阻值均为 5 Ω ,电路两端电压恒为 6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该电路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相同时间内 R 1 产生的热量是 R 2 的2倍

C.若将 R 3 拆除,流过 R 1 的电流将减小

D.若将 R 3 拆除, R 2 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

来源: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物理实验小组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且都有一段电阻丝。将透明容器与 U 形管相连,接入电路。

(1)组装之前, U 形管内注入适量红墨水, U 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图甲是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和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大小是否有关的装置。

(3)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研究许多物理问题时都会用到这种方法,下列研究实例采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 .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C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D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由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在这种情况下,右侧容器中定值电阻在 10 s 内产生的热量是        J

(5)某实验小组发现通电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 U 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来源: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用近40年的时间做了大量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提出了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可用公式  来表示。某家庭单独使用电饭锅,用时 15 min ,电能表的示数由图甲示数变成图乙示数,则该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约为  

来源: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岁的中国青年科学家曹原证实了石墨烯在特定条件下的超导性能,这是一百多年来对物质超导零电阻特性的又一重大发现。若未来实现石墨烯超导输电,根据 

    定律推断输电线路可实现电能零耗损。

来源: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热水壶上标有“ 220 V 800 W ”,小明发现烧水过程中热水壶的发热体部分很快变热,但连接的电线却不怎么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发热体的电阻   ;在额定电压下,热水壶烧水 210 s ,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为   J ,若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将   kg 的水从 20 ° C 升高至 100 ° C c = 4 . 2 × 10 3 J / kg C}

来源: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为探究其原因,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 R 1 > R 2

(1)实验中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就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让同一钢球从光滑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后撞击木块,通过木块  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请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    )

A.安培B.伏特C.奥斯特D.焦耳

来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先精确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    )

A.欧姆B.焦耳C.奥斯特D.法拉第

来源: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①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2)图②中,  的机械效率高;

(3)图③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的关系;

(4)图④中的  (填“铁屑”或“小磁针” ) 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小丹家使用的电能表,由图可知他家同时可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 ;他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只让电水壶烧水,发现电水壶正常工作 2 min ,电能表转盘转过24转,则该电水壶的额定功率为   W ,电水壶内部的电热丝通电后迅速升温,而与其相连的电源线却不热,主要是因为电热丝的电阻  (选填“小于”或“大于” ) 电源线的电阻。

来源: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两端,一段时间后。  (填“甲”或“乙” ) 容器连接的 U 形管液面高度差较大,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填“电流”或“电阻” ) 有关,图中的 U 形管  (填“是”或“不是” ) 连通器。

来源: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铁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