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同学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 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 ,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变大

C.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小于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D.在 B 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来源: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机器人擦玻璃时的情景。机器人用真空泵将吸盘内空气向外抽出后,吸盘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的玻璃上,这是  的应用;若该机器人站在距玻璃板前 0 . 5 m 处,则它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

来源: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 a 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 a b ,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

(1)实验探究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           

(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将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 B 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 A 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 B 后总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齐站在距平面镜 1 . 6 m 处整理衣着,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是    m ;当他沿着与镜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 1 m 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快到午饭时间,小齐坐在教室里闻到了食堂炒菜的气味,这说明菜分子和油分子作  

来源: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   (只填字母代号)。

A .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 .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 .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 .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          

(4)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放有蜡烛            (选填“ A ”或“ B ”)的一侧观察。

来源: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 进行传播的。小军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当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来源: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 ,此操作目的是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 A ”或“ B ”)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 B ,发现都不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 A 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           (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红光,叶子吸收绿光

来源: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利用平板玻璃,两支相同的蜡烛 A B 、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选用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对实验环境有什么要求?

(3)简述确定记录像位置的方法步骤;

(4)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操作,总是观察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其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来源: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 ) 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 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 A 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 A 1 ”、“ A 2 ”或“ A 3 )

来源: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 A B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 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 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3)移去蜡烛 B ,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 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填“ A ”或“ B )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来源: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