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通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          

来源: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ρ盐水

(1)如图1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液体

密度

液体深度

h/cm

U形管两侧液面

的高度差△h/cm

液体压强

的大小

1

相同

3

2.7

a

2

6

5.8

b

3

9

8.9

c

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   b、   c、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                                                                       

来源: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      ρ2

(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      v2.(以上两空均填“>”、“=”或“<”)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涉及压强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海绵块的形变显示了压力作用效果

B.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

D.

船闸不是连通器

来源: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过程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                         反映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      两组实验对比,可初步验证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小明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        

来源:2020年甘肃省甘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ρ盐水=1.2×103kg/m3,ρ=1.0×103kg/m3,g=10N/kg)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实验前,先检查压强计探头、胶管和U型管的连接是否  ,再经过调整使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改变探头方向,压强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各个方向的压强。

(3)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选填“等于”或“反映”)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

(4)小露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乙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  (选填“上凹”或“下凸”),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

来源:2016年广西贺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就越  (选填“大”或“小”)。

(2)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方向,发现右边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由此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把探头慢慢下移,发现右边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从而得知: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探头在相同的深度时,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来源:2016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一由 A B 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 A B 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S A S B ,且 S A = 2 S B = 40 c m 2 .(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橡皮膜刚好与电子秤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如图所示。

②往容器内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③继续往容器内缓慢倒入 60 g 水后,水进入了容器中 B 部分,且在 B 内的高度为 1 cm 。然后在容器内再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再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④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次数

1

2

3

4

5

6

容器内水的质量 / g

60

100

160

240

300

360

电子称的读数 / g

60

100

160

280

400

容器内水的深度 / cm

1.5

2.5

4

7

10

13

水对容器的压强 / Pa

150

250

400

700

1000

1300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     。若在一底面积为 40 c m 2 的圆柱形容器中装入 300 g 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 ,与表格中第5组数据对比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受到的重力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

(3)容器 A 部分的高度为   cm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一小合金块浸没在容器中, B 内水面上升了 1 cm ,电子秤的读数增加了 80 g ,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g / c m 3

来源:2016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 A B 两个烧杯。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A 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 L 6 cm ,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 1

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B 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 L 10 cm ,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 h 2

小亮发现 h 1 大于 h 2 ,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 L 有关"。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来源: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 U 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 T "形玻璃管对着 U 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   (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   

来源:2018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D.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来源: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我们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可以看到压强计两管中水面产生高度差。这表明液体内部有_______。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越深,两管中水面高度差越大,这表明_______,可是在同一深度内,不论金属盒口向上,向下,向侧或向任何一个方向,压强计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度内,液体向_______的压强________。
b)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时所测的部分数据。
(1)实验次数1、4、5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实验次数1、2、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实验次数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水)高度差 /cm
1
3
朝上
2.6
2
3
朝下
2.6
3
3
朝侧面
2.6
4
6
朝上
5.4
5
9
朝上
8.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做“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
(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           ,此时被控制的变量是           
(4)压强计U型管中液体的密度约为           kg/m3
(5)若上图甲乙两杯中所盛液体不同,能否由压强计U型管中左右液面高度差判断此时杯内液体的密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