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柯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开展了下列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甲,将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里,并不断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U形玻璃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这样做是想研究  

(2)如图乙,在直导线下方放置一枚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果导线下方不放小磁针,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则该通电导线周围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磁场。

(3)如图丙,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水平桌面上的物块,受到2N水平向右的拉力F,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F大小变为4N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来源: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 a b 位置处可知,同种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  (选填“ c ”或“ d ) 位置处。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 U 形管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甲和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理由是:  

来源: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一由 A B 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 A B 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S A S B ,且 S A = 2 S B = 40 c m 2 .(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橡皮膜刚好与电子秤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如图所示。

②往容器内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③继续往容器内缓慢倒入 60 g 水后,水进入了容器中 B 部分,且在 B 内的高度为 1 cm 。然后在容器内再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再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④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次数

1

2

3

4

5

6

容器内水的质量 / g

60

100

160

240

300

360

电子称的读数 / g

60

100

160

280

400

容器内水的深度 / cm

1.5

2.5

4

7

10

13

水对容器的压强 / Pa

150

250

400

700

1000

1300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     。若在一底面积为 40 c m 2 的圆柱形容器中装入 300 g 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 ,与表格中第5组数据对比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受到的重力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

(3)容器 A 部分的高度为   cm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一小合金块浸没在容器中, B 内水面上升了 1 cm ,电子秤的读数增加了 80 g ,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g / c m 3

来源:2016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2-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