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为A(-2,3)、B(-3,1).(1)画出△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A1OB1;(2)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1的坐标;(3)求四边形AOA1B1的面积.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纵坐标是横坐标的2倍的点称之为“理想点”,例如点(﹣2,﹣4),(1,2),(3,6)…都是“理想点”,显然这样的“理想点”有有无数多个.(1)若点M(2,a)是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图象上的“理想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上存在“理想点”吗?若存在,请求出“理想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将方程②变形:4x+10y+y="5" 即2(2x+5y)+y=5③把方程①带入③得:2×3+y=5,∴y=﹣1 把y=﹣1代入①得x=4,∴方程组的解为.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2)已知x,y满足方程组.(i)求的值;(ii)求的值.
如图,四边形OMTN中,OM=ON,TM=TN,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1)试探究筝形对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在筝形ABCD中,已知AB=AD=5,BC=CD,BC>AB,BD,AC为对角线,BD=8.①是否存在一个圆使得A,B,C,D四个点都在这个圆上?若存在,求出圆的半径;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②过点B作BF⊥CD,垂足为F,BF交AC于点E,连接DE.当四边形ABED为菱形时,求点F到AB 的距离.
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学生参与演讲、舞蹈、书法和摄影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调查,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每个被调查的学生必须选择而且只能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项),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后,绘制了如下两个统计图: (1)此次调查抽取的学生人数m= 名,其中选择“书法”的学生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n= ; (2)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请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校对“书法”最感兴趣的学生人数.
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请你用尺规作图将△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