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2013-2014学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惘 D.知之为知之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他们二人:                 (   )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学术思想不同 C.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代儒家与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  )

A.因循守旧 B.完全更新 C.外在形式的变化 D.继承和发展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人画的特点有:                 (     )
①求抒情写意 ②在创作上讲究个性③由专业画家创作④在唐代成为中国画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     )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文学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可读性最强的作品是:(    )

A.“三言“二拍” B.《聊斋志异》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                                      (   )

A.革新政治 B.救亡图存 C.夺取政权 D.学习西方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    )

A.信仰马克思主义 B.宣传社会主义
C.认同无政府主义 D.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的问题上模糊不清 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②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③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 ④反对民族压迫:(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使广大民众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并使思想解放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这主要是哪次运动的作用?                                                     (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他主张:                                                     (    )

A.思想自由 B.反对宗教专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批判封建主义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启蒙运动中进一步提出“思想自由”的思想家主要是:               (    )

A.卢梭 B.康德 C.拜伦 D.雪莱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者小王在河北某农村小学采访时,发现一男孩一手握放羊鞭,一手握笔在教室外认真“旁听”,小王告诉他要以法律为武器,保证自己实现上学的梦想,该法律武器应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引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本文论及的核心思想是( )

A.建立保障民主的共和政体
B.应该把集中的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分
C.分权制衡
D.反对滥用权力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以下对他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A.判断也是偏见的组成部分
B.历史认识过程中应尽力追求真实的历史
C.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历史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D.历史不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他(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
材料三 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
材料四“分明挂的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而满国中,所以,我们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国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国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成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阅读后,请回答:
(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 (4)
(2)材料二“犯上作乱”怎样理解?“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其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4)
(3)材料四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6)
(4)你怎样认识反孔教的负面作用?(4)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难到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什么? (4)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如何评价? (4)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 (4)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6)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