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数学卷
天虹百货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A.服装型号的平均数 | B.服装型号的众数 |
C.服装型号的中位数 | D.最小的服装型号 |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同位角相等 | 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 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 3×2×1,…,则的值为
A. | B.99! | C.9900 | D.2! |
如图,若A,B,C,P,Q,甲,乙,丙,丁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ABC∽△PQR,则点R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已知正比例函数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 k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l),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A.(2,1) | B.(-2,-l) | C.(-2,1) | D.(2,-l) |
若关于x的方程x2+2(k一l)x+k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 | B.k≤ | C.k> | D.k≥ |
若⊙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m,最小距离为n(m>n),则此圆的半径为
A. | B. | C.或 | D.m+n或m-n |
如图,已知△ACB与△DFE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量得它们的斜边长为18 cm,较小锐角为30°,将这两个三角形摆成如图①所示的形状,使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将图①中的△ACB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②的位置,点E在AB边上,AC交DE于点G,则线段FG的长为
A.cm | B.cm |
C.9cm | D.9cm |
在△ABC中,若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DE∥BC,AD=1,DB=2,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
如图,如果将△APB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A′P′B′,且BP=2,那么P PP′的长为_________.(不取近似值.以下数据供解题使用sinl5°=,cosl5°=)
(每小题7分,共14分)
(1)计算:︱-5︱++2-1-sin30°;
(2)计算:(x-y+)( x+y-).
(满分l2分)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
(1)请直接写出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2)将△ABC绕坐标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
(3)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满分l0分)如图,在△ABC中,∠ACB=90°,点E为AB中点,连结CE,过点E作ED上BC于点D,在DE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得AF=CE,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满分l2分)甲、乙两同学开展“投球进筐”比赛,双方约定:①比赛分6局进行,每局在指定区域内将球投向筐中,只要投进一次后该局便结束;②若一次未进可再投第二次,依此类推,但每局最多只能投8次,若8次投球都未进,该局也结束;③计分规则如下:a.得分为正数或0;b.若8次都未投进,该局得分为0;C.投球次数越多,得分越低;d.6局比赛的总得分高者获胜.
(1)设某局比赛第n(n=l,2,3,4,5,6,7,8)次将球投进,请你按上述约定,用公式、表格或语言叙述等方式,为甲、乙两位同学制定一个把挖换算为得分M的计分方案;
(2)若两人6局比赛的投球情况如下(其中的数字表示该局比赛进球时的投球次数,“×”表示该局比赛8次投球都未进):
|
第一局 |
第二局 |
第三局 |
第四局 |
第五局 |
第六局 |
田 |
5 |
× |
4 |
8 |
1 |
3 |
乙 |
8 |
2 |
4 |
2 |
6 |
× |
根据上述计分规则和你制定的计分方案,确定两人谁在这次比赛中获胜.
(满分l2分)每年的9月份各个学校都要举行运动会,某学校的小卖部欲购进A,B两种奖品,若用380元购进A种奖品7件,B种奖品8件;也可以用380元购进A种奖品10件,B种奖品6件.
(1)问:A,B两种奖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
(2)若该小卖部每销售l件A种奖品可获利5元,每销售1件B种奖品可获利7元,该小卖部准备用不超过900元购进A,B两种奖品共40件,且这两种奖品全部售出后总获利不低于216元,问应该怎样进货,才能使总获利最大,最大为多少?
(满分l4分)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H.
(1)求证:AH·AB=AC2;
(2)若过点A的直线与弦CD(不含端点)相交于点E,与⊙O相交于点F,求证:AE·AF=AC2;
(3)若过点A的直线与直线CD相交于点P,与⊙O相交于点Q,判断AP·AQ=AC2是否成立(不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