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欧洲开通了互利互惠的中欧班列.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的一趟专列全程长 ,将13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
|
B. |
|
C. |
|
D. |
|
如图,任意四边形 中, , , , 分别是 , , , 上的点,对于四边形 的形状,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
当 , , , 是各边中点,且 时,四边形 为菱形 |
B. |
当 , , , 是各边中点,且 时,四边形 为矩形 |
C. |
当 , , ,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 可以为平行四边形 |
D. |
当 , , , 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 不可能为菱形 |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如图,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察图①,可推算图②中所得的数值为 .
端午节那天,小贤回家看到桌上有一盘粽子,其中有豆沙粽、肉粽各1个,蜜枣粽2个,这些粽子除馅外无其他差别.
(1)小贤随机地从盘中取出一个粽子,取出的是肉粽的概率是多少?
(2)小贤随机地从盘中取出两个粽子,试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小贤取出的两个都是蜜枣粽的概率.
如图,已知正七边形,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为边的菱形.
为了解某市市民“绿色出行”方式的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某市部分出行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都只从以下五个种类中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种类 |
|||||
出行方式 |
共享单车 |
步行 |
公交车 |
的士 |
私家车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市民共有 人,其中选择类的人数有 人;
(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类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市约有12万人出行,若将,,这三类出行方式均视为“绿色出行”方式,请估计该市“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
如图,是一种斜挎包,其挎带由双层部分、单层部分和调节扣构成.小敏用后发现,通过调节扣加长或缩短单层部分的长度,可以使挎带的长度(单层部分与双层部分长度的和,其中调节扣所占的长度忽略不计)加长或缩短.设单层部分的长度为,双层部分的长度为,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单层部分的长度 |
4 |
6 |
8 |
10 |
150 |
||
双层部分的长度 |
73 |
72 |
71 |
(1)根据表中数据的规律,完成以下表格,并直接写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2)根据小敏的身高和习惯,挎带的长度为时,背起来正合适,请求出此时单层部分的长度;
(3)设挎带的长度为,求的取值范围.
如图,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点.已知点,,连接,将沿方向平移,使点移动到点,得到△.过点作轴交双曲线于点.
(1)求与的值;
(2)求直线的表达式;
(3)直接写出线段扫过的面积.
如图1,的直径,是弦上一动点(与点,不重合),,过点作交于点.
(1)如图2,当时,求的长;
(2)如图3,当时,延长至点,使,连接.
①求证:是的切线;
②求的长.
已知抛物线.
(1)当时,求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及对称轴;
(2)①试说明无论为何值,抛物线一定经过两个定点,并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
②将抛物线沿这两个定点所在直线翻折,得到抛物线,直接写出的表达式;
(3)若(2)中抛物线的顶点到轴的距离为2,求的值.
我们定义:如图1,在中,把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把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当时,我们称△是的“旋补三角形”,△ 边上的中线叫做的“旋补中线”,点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
(1)在图2,图3中,△是的“旋补三角形”, 是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为等边三角形时,与的数量关系为 ;
②如图3,当,时,则长为 .
猜想论证:
(2)在图1中,当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4,在四边形,,,,,.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使是的“旋补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的“旋补中线”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