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语言基础知识
字音 字形
多音字
易误读常见字
注音
常见易错字
汉字临摹
根据拼音写字词
字典、词典的使用
词性 词义
词性
字词的含义
词义辨析
近义词 反义词
关联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选字组词
词语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
短语 成语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主谓短语
介宾短语
特殊短语
短语类型
成语
句子 标点符号
单句
复句
划分句子成分
提取句子主干
句式转换
标点符号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及运用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语言表达及应用
语言的应用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排列句子顺序
扩写语句
压缩语段
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选词造句 造段
仿写语句
对联
病句辨析与修改
口语交际
新闻 广告 标语
图(表)文转换
情景对话
综合读写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文章题目
描写方法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环境描写
人物分析
文章结构分析
阅读开放性问题
记叙文阅读综合
散文阅读综合
小说阅读综合
说明文阅读
说明类型
说明顺序
说明结构
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文阅读综合
科普阅读综合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三要素
提取论点
论据作用
概括论据
补充论据
论证结构
论证语言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
论证过程
议论文开头
议论文阅读综合
比较阅读综合
新闻阅读
新闻的构成
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提取新闻信息
新闻评论
新闻阅读综合
材料阅读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朗读节奏划分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诗歌阅读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题材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思想情感
咏物诗
咏志诗
贬谪诗
哲理诗
诗歌阅读综合
名篇名句默写
山水田园诗
怀古咏史诗
送别离别诗
边塞征战诗
托物言志诗
思乡怀人诗
即事感怀诗
爱情闺怨诗
羁旅诗
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
名著情节
名著评价
名著综合
文学常识
作文
应用文
书信类
笔记类
公文类
宣传类
告示类
礼仪类
契据类
传志类
作文的类型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小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 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条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粗短的烟囱里,冒着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_____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         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____在整个村子的上空,____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又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 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揭示着村庄的活力。 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里,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  )。

(1)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笼罩

弥漫

萦绕

凝结

B.凝结

弥漫

萦绕

笼罩

C.弥漫

萦绕

笼罩

凝结

D.萦绕

笼罩

凝结

弥漫

(2)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薄雾轻笼""轻烟渐淡"是主谓短语,"细腻烟雾"是偏正短语。

B.

"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中"山沟沟的最深处"是句子的宾语。

C.

"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D.

句子"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在揭示着村庄的活力。"其中"揭示"一词换作"彰显"更合适。

(3)下列句子补写在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B.

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C.

忽然想起了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D.

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

来源: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2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班级开展"植红色基因,传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同学们围绕《红岩》的封面展开了讨论,请你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封面上的这棵青松让我想起《论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小语:是的,松和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

小文:关于松,我还想到两句诗,"(1)         ,(2)         "。

小语:我明白了,封面中用青松的用意是(3)         

2.同学们绘制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你写出A、B、C三处战役的名称。

3.长征中哪一次战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简要叙述起因、经过、结果。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6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中等

【发扬英雄精神】

这些天,同学们在阅读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大家联想到近期西南边疆官兵的故事, 发出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学习的热情 。抗美援朝的英雄曾激励了几代人的,今天子弟兵续写英雄的故事,继续激励着我们。________。

上面文字是同学写的学习体会,请帮助修改完善。

(1)画线语句搭配不当,请修改。

(2)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崇敬英雄,更要奋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B.

记录英雄故事的文章,常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

C.

解放军总是冲在抢险救灾第一节,是和平时代的英雄。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学习实践:文海遨游,探究水"神"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对水之"源"有了更多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探究水的神韵,我们求助老师收集资料。经过整理,组成以下单元。现在,让我们一起在这些文字中遨游吧。

材料一:

【甲】淛江(浙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梁开平中,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晋山祠。既而潮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选自《宋史•河渠志》)

【乙】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

(选自《钱塘六井记》)

【丙】(忱)常□松江相视水利,见嘉定、上海间,沿江生茂草,多淤流,乃浚其上流,使昆山、顾浦诸所水迅流驶下,壅遂尽涤。暇时以匹马往来江上,见者不知其为巡抚也。

(选自《明史•周忱传》)


材料二:

【甲】很快他们就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了,双手握着铁链往前推进。红色的机关枪对着敌人的设防地带开火,子弹像雨一般地洒在桥头。敌人用他们自己的机关枪扫射做出回应,从埋伏的地点对着水浪中颠簸着的慢慢前进的红军扫射。第一个红军战士被击中了,掉到下面的水流中。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可是当他们来到离链子的近处,那些没有被毁去的桥板,多少保护了这些敢死的人,许多的子弹都飞过了,或者打到对岸的悬崖上。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正行处,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三藏在马上忙呼道:"徒弟,你看那前边水势宽阔,怎不见船只行走,我们从那里过去?"八戒见了道:"果是狂澜,无舟可渡。"……那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

(选自《西游记》)

【丙】我掉进海里,随着猛烈的海浪漂流。四周没有任何可以抓的东西,更别说我的同伴了。我敢肯定,船上人多半是完蛋了。

"挺住,格列佛,你要拼命游,不能就这样完了!为了玛丽和孩子们……"

我不断地勉励自己,拼命游,让身体随波前进,并不时把腿伸下去试探多深,却总是够不到底。曾一度我几乎快失去知觉了。当我累得已经再也无力挣扎下去的时候,猛然发现海水已经很浅几乎淹不到头顶了。

(选自《格列佛游记》)

材料三:

我想去看海

现在是下蛋的时间了!这可是小鸡们第一次下蛋。

"啊,多可爱的蛋呀!"鸡妈妈们高兴坏了。只有小鸡卡梅拉拒绝下蛋。

"下蛋,下蛋,总是下蛋!"她生气地说,"生活中应该还有更好玩儿的事可做!"

卡梅拉更喜欢听鸬鹚佩罗讲大海的故事。

佩罗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尽管他说话有些夸张,但卡梅拉还是十分着迷这些美妙的故事。

"总有那么一天,我也要去看看大海。"

 一天晚上,又到了该回鸡窝睡觉的时间。

"我不想睡觉!我才不要和其他小鸡一样呢!"

"我想去看大海!"

"去看海?你得先弄明白自己是谁,再考虑这个吧!"卡梅拉的爸爸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蠢的想法了,"你看看我,出去旅游过一次吗?卡梅拉,大海可不是小鸡玩游戏的地方,跟我回窝里去!"

这天晚上,卡梅拉瞪着眼,怎么也睡不着,她还在想看海的事……

"不,我就要去看海!马上就去!"卡梅拉轻轻跳下床,推开门,回头看了她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一眼,就离开了家,朝着梦想中的大海走去。卡梅拉在无边的黑夜里勇敢地往前走……走啊,走啊!她走了很远很远,她那双可怜的小脚,已经快没有知觉了。

一天早上,当卡梅拉站在沙丘顶上时,眼前的一切让她吃惊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她情不自禁地喊道:"哇!大海!"这是多么奇妙的景色啊!大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一会儿惊天动地地涌上来!一会儿又轻声细雨地退下去……卡梅拉又震惊又兴奋。

"好美呀!"她喊道,"比佩罗说的还要美!"

卡梅拉先是在沙滩上玩:堆城堡、捡贝壳。饿了。她就吃几粒虾米填肚子。后来,她竟然勇敢地跳进了海里,游泳、潜水、滑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卡梅拉想回家了。但可怕的是,海岸线消失了!根本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家在哪儿啊?

"哇、哇、哇!爸爸!妈妈!"她又急又怕地哭喊起来。可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声音回答她。卡梅拉太累了,不一会,她就躺在木板上睡着了,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她孤零零的身影。突然,克里斯托夫•哥伦布的帆船出现在海面上。卡梅拉被惊醒了,她大声呼救:"喂!听见了吗?小鸡!有只小鸡仔在海里……"卡梅拉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巨浪就把她卷上了帆船的甲板。"哈,一只小鸡!把这个小东西的毛拔干净,煮来吃!"船长命令道。卡梅拉当然不想就这样被吃掉!她竭力为自己辩护,她说自己不辞辛苦来到这里,只是为了看海……

"够了!我不想听你的废话。"哥伦布发火了,"把它拿去煮了!"

"等一等,船长。"卡梅拉急中生智,"鸡蛋!""为了丰富您的早餐,我保证每天早上下一个鸡蛋,这可是专门为您下的呀!"她紧张得牙齿直打颤,心想:怎么办呀?我可从没下过蛋,妈妈又不在身边教我。

卡梅拉开始尝试下蛋:蹦、跳、爬高、倒立、仰卧……是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哇,下个蛋真的好难啊!"

"哈哈!成功了!很简单嘛!我下了一个蛋!我下了一个蛋!"

 一天早上,刚刚下完第31个蛋的卡梅拉,远远地望见了海滩和一望无际的森林。

"乌拉!终于见到陆地了!"

"啊,一只白色的小母鸡,真漂亮啊!"

卡梅拉走向前,有点胆怯地打了声招呼;"你好,我叫卡梅拉……"

"我叫皮迪克……"

"我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在那边,海的另一边……"她指着大海。

"啊,真的吗?从那么远的地方来!"

"卡梅拉,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的家是什么样的?"

卡梅拉来劲了,大谈自己的老家和好朋友鸬鹚佩罗。

她可真有趣呀,皮迪克在心里暗想。"……卡梅拉……"

"什么事?皮迪克……"

"如果你愿意,明天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家乡!"皮迪克带着卡梅拉四处游玩。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都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皮迪克,我怎么听到有印第安人的鼓声?"

"不是我的心跳得太快了,因为有你在我身边……"

从此,卡梅拉和皮迪克形影不离。

几个星期后,卡梅拉带着皮迪克高高兴兴回家了。

第二年春天,卡梅拉和皮迪克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只很可爱的小公鸡,他们决定给他起名叫卡梅利多。

几个月后……

"卡梅利多,该回家了!"卡梅拉呼唤着宝贝儿子。

"再等一分钟,妈妈,我在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呢。"

"该睡觉了!"

"睡觉,睡觉,总是睡觉!真没劲,我才不要和其他小鸡一样呢,就知道睡觉!"卡梅利多反抗道,"生活中肯定还有比睡觉更好玩的事……"

"我想……"

(作者:法国克里斯提昂•约里波瓦,有删改)

       

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同学们认为可以借助一些任务来完成整体阅读。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设置了以下三个任务,相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你会建构起更多的单元学习策略,也会对水文化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1)任务一:补写单元导读,理解把握主题。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与水的关系。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关注阅读策略,把握文本特质,并能够从文中反复处、矛盾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

(2)任务二:研读多样文本,感悟丰富意蕴。

阅读材料一,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有同学在三个文言文选段中各隐去一字,提供了下列四个备选字,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空白处。

①版筑不                   

②皆江之                   

③常                   松江相视水利

A.诣

B.夷

C.故

D.就

(3)活动二: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补全下面图表。

(4)材料二的三个语段都写渡河(海),但人物的渡过方式不同,请任选两个,结合文本特质加以分析。

(5)《我想去看海》一文,为什么多次写到佩罗这个彤象?

(6)同样的内容,变换标点、字词、语序之后,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会有所不同,请结合下面这个句子作简要分析。

(7)请你给绘本《我想去看海》结尾的插图补上一句话,并阐述理由。

(8)"单元导读"告诉我们,阅读文本还可以关注矛盾处。请结合《我想去看海》这个文本设计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4-2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中等

在“传统文化”研习厅,同学们从演播视频上看到,某校正在举行“孝亲文化节”活动,数百名学生对着父母下拜磕头。对此,甲乙两位同学有以下对话:

       甲:我认为这样一种被刻意安排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带有表演色彩,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

       乙:___,___,那么,这就值得点赞。

       甲:是的,可尝试的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更要与时俱进,比如打个电话,发个微信等,都可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乙:关键是要培养我们孝亲敬老的品质,中华民族有一些传统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变,但变到最后还是要回归。

(1)请根据上下文,将同学乙的对话补充完整。

(2)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在"传统文化"研习厅,同学们从演播视频上看到,某校正在举行"孝亲文化节"活动,数百名学生对着父母下拜磕头。对此,甲乙两位同学有以下对话:

甲:我认为这样一种被刻意安排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带有表演色彩,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真实。

乙:___,___,那么,这就值得点赞。

甲:是的,可尝试的方式有很多,但教育更要与时俱进,比如打个电话,发个微信等,都可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乙:关键是要培养我们孝亲敬老的品质,中华民族有一些传统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变,但变到最后还是要回归。

(1)请根据上下文,将同学乙的对话补充完整。

(2)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是“核酸检测”。那么,②               ?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③               ,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来源: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数据来源:《草木缘情》,商务印书馆,2016年。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②              ,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

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

正确序号: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②《饮酒》(其五)中的"菊"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植物的自语:                         

选择              植物的自语: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活动:相遇•传承】陆定一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伟大壮举,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誓言补充完整。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                   ;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来源: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是历史之中国的延续;   ,是中国之历史的沿承。②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③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④中华文明的沃土滋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宝贵资源:仁爱民本、礼法合治等,都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今日之中国

B.中国之今日

(2)请提取第④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来源: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2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德中学举行"唱红歌,跟党走"歌咏比赛。九年级六班将在比赛中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一首歌,下面是为演出拟写的串台词,请将它补写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内。

同学们:                   

下面请欣赏由九年级六班带来的合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

附:《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作词:乔羽)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水涟涟雨如烟/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摇来一只船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引航的帆/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你和人民心相连/心相连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波光闪霞光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人间/诞生在人间/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啊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揭开新篇

来源: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与劳模面对面交流后,某同学发表了一段感言。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劳动创造价值,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没有劳动者的精心,就没有"中国制造"的精品                         没有奋斗者的努力,就没有日益提升的国力 。劳模的辉煌成就,赢得了社会对他们的尊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传承劳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蓬勃向上的朝气,书写无悔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短文。

苏州地处江苏南部,东(lián)上海,南(jiē)浙江,西(bào)太湖,北(yī)长江。大革命时期。我党革命活动家萧楚女等就在苏州留下了足迹。抗战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甲】的斗争。抗战胜利后,苏州地区的党组织,团结群众及其他各界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这年春天,人民解放军陈兵江北、饮马长江,渡江战役【乙】。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2日,沙洲解放。此后,解放军以【丙】之势迅速推进,27日下午,常熟解放。

就在27日拂晓,主攻苏州的部队发起总攻,并于当日早晨6时40分,宣告苏州解放。29日上午,解放军挺进吴江,由北门进入县城松陵,吴江解放。

5月12日晚,解放军向上海外围的昆山、太仓等3座县城发起进攻。深夜11时,太仓解放。13日拂晓,解放昆山的战斗胜利结束。

至此,苏州全境解放,这座千年古城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

(1)根据汉语拼音,给第一段画横线的四处填入恰当的动词。

①(lián)   

②(jiē)   

③(bào)   

④(yī)   

(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艰苦卓绝

一触即发

摧枯拉朽

B.含辛茹苦

千钧一发

摧枯拉朽

C.含辛茹苦

一触即发

排山倒海

D.艰苦卓绝

千钧一发

排山倒海

(3)这篇短文的题目由正、副标题组成,请根据要求,把正标题补写完整。

①切合短文内容;②用词不要与副标题重复;③恰当使用修辞手法;④不超过5个字。

千年古城   

--苏州解放纪实

来源: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5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文化连云港】

4•23世界读书日,2021年连云港第九届花果山读书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 我市举行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四)》特种邮票首发式。 本次发行的全套邮票共四张,呈现的是"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小雷音遭厄""盘丝洞遇劫"四个经典故事中的场景。首发式后的图书捐赠仪式上,我市西游记文化名家李洪甫先生向市图书馆捐赠《西游记》校订本等多版本著作。

(1)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

(2)选出四个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   

A.

"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B.

"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文殊菩萨给了悟空一颗定风丹。

C.

"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D.

"盘丝洞遇劫"--为救师父,悟空变作一只饿鹰,叼走了蜘蛛精们的衣服。

(3)假如你在现场采访李洪甫先生,下面是采访提纲,请将其补充完整。

采访目的

了解李洪甫先生《西游记》校订成果以及对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建议

采访问题

①您校订《西游记》的初衷是什么?

 您这么多年致力于《西游记》校订,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现在的《西游记》有哪些版本,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④如果继续发行西游邮票,您还希望呈现哪些经典故事场景呢?

(4)采访过程中,下列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李老,久仰大名,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B.

李老,您的高见让我受益匪浅。

C.

李老,采访过程如有冒昧,请多包涵。

D.

李老,采访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

来源: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0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中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  )

数学在中国古代称为算术,[甲]算术又称为算学、算法,宋元开始使用"数学"一词。[乙]中国古代数学积累了不少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丙]这些方法背后的思想对当今的数学研究仍有启迪作用。我们反对随意拔高古人,盲目自大的作法,[丁]也反对不顾事实,贬低中国数学的错误态度。

A.

B.

C.

D.

来源: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0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初中语文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