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能力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步骤的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基本的实验技能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量气装置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物质的溶解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气体的净化(除杂)
气体的干燥(除水)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证明碳酸盐
证明铵盐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化学的基本常识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绿色化学
蜡烛燃烧实验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有关化学之最
化学常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水与常见的溶液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常见的溶剂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金属与金属矿物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铁的冶炼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生铁和钢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铁锈的主要成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碱盐的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常用盐的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纯碱的制取
酸碱盐的溶解性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酸、碱、盐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概念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海洋中的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燃烧和爆炸实验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白色污染与防治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化学物质与健康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均衡营养与健康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加碘盐的检验
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药品的分类
家庭常备药品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来源: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

来源: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了其对应操作的是(  )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来源: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来源: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B.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来源: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来源: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3-1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来源: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2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

A.

汽车表面喷漆

B.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D.

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来源:2016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 更新:2021-02-2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白磷保存在水中

B.

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C.

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

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来源: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2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NH4HCO3NH3↑+H2O+CO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B.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

C.食品工业上常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

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肥效

来源: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0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

A.B.

C.D.

来源: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1-2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二中,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通入二氧化碳后D试管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是NaOH。

猜想2:溶质是NaOH和Na2CO3

猜想3:溶质是Na2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D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猜想1不成立

②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取滤液加入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2成立

【反思与评价】I.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②中加入Ca(OH)2溶液不正确,理由是  

若要验证猜想2成立,需将Ca(OH)2溶液换成  溶液。

Ⅱ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

来源: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14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但没变质的是(  )

A.小苏打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盐酸D.浓硫酸

来源:2018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氯化钠

B.

大理石

C.

浓盐酸

D.

木炭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及主要步骤.请补充;

(1)将一支具支试管装满水,塞上胶塞.然后打开胶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为30ml.本操作的目的是                   
(2)先预热然后再固定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目的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3)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中空气的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8ml
 17.5%

(4)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那些?(列举两条)                    
(5)实验拓展:下图是测定氧气含量的三种方法

①图1与图2比较有什么缺点?.                     
②利用图3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整个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方向是             ;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                 .(填数字).
③金属镁条不仅与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反应.如果把图1中的红磷换成镁条,则实验结果偏                   (填大或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初中化学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