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
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
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了其对应操作的是( )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B.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
A. |
汽车表面喷漆 |
B. |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C. |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
D. |
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
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白磷保存在水中 |
B. |
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
C. |
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
D. |
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NH4HCO3NH3↑+H2O+CO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B.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
C.食品工业上常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
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肥效
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
A.B.
C.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B两支试管中共同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二中,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D试管中无现象,为了探究通入二氧化碳后D试管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是NaOH。
猜想2:溶质是NaOH和Na2CO3
猜想3:溶质是Na2CO3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D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
猜想1不成立 |
②取D中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取滤液加入酚酞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变红 |
猜想2成立 |
【反思与评价】I.小军评价实验操作②中加入Ca(OH)2溶液不正确,理由是 。
若要验证猜想2成立,需将Ca(OH)2溶液换成 溶液。
Ⅱ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但没变质的是( )
A.小苏打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盐酸D.浓硫酸
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
氯化钠 |
B. |
大理石 |
C. |
浓盐酸 |
D. |
木炭 |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及主要步骤.请补充;
(1)将一支具支试管装满水,塞上胶塞.然后打开胶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为30ml.本操作的目的是
(2)先预热然后再固定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目的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3)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中空气的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ml |
15ml |
8ml |
17.5% |
(4)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那些?(列举两条) ,
(5)实验拓展:下图是测定氧气含量的三种方法
①图1与图2比较有什么缺点?.
②利用图3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整个过程中活塞的移动方向是 ;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 .(填数字).
③金属镁条不仅与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反应.如果把图1中的红磷换成镁条,则实验结果偏 (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