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5分)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
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
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
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内江1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_________
___现象。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2)乙装置实验完后,变黑的铜丝可用稀硫酸处理得到硫酸铜。工业上制备硫酸铜通常有两种方案。方案一:
方案二:
其中方案_______更适合工业生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3)方案二产生的SO2具有和CO2类似的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除此之外,SO2还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使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煤燃烧的气体产物,将煤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石,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现象,猜想一: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CO2;
猜想二: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2;
猜想三: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此气体成分,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猜想三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是_         __;b是         
(2)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_;
(4)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 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电加热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 ___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m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 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C.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盛在燃烧匙中的物质常用______________,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燃烧匙中的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该实验中的止水夹应在什么时候打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前打开
B.在燃烧匙中火焰熄灭后马上打开
C.在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后打开
(4)在该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前后,下图能正确表示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________。

(5)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
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A.蜡烛       B.红磷       C.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实验拓展]
(4)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和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此实验中镁            (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王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燃着的石蜡插入集气瓶中
石蜡燃烧得更旺
文字表达式I

表中,文字表达式I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
/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操作I是                  ;现象I是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实验反思】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校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5等份.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一定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②集气瓶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的“1”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但本实验的结果是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     
②中点燃红磷的方法有什么后果?      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__;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D.甲装置实验中没夹紧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下图所示的是小芳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答一点即可)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两点即可)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此实验因为设计缺陷,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也常常测出氧气的含量会大于1/5
(3)小包同学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装置不变),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填字母标号):_________

A.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 B.替代物的用量
C.替代物能否溶于水 D.生成物的状态

【实验改进】
Ⅰ.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定实验数据如表4

测量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4)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甲改进为实验装置乙,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乙装置简洁,但用甲装置实验结果误差更小
B.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D.乙装置中反应容器体积小,可以节约实验药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