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下图为“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豌豆幼苗呼吸作用最强时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在0℃~40℃范围内,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填“降低”或“增强”)。
(3)为了延长储存水果、蔬菜时间,你认为应该适当_________温度,可以有效地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你认为在百草园中影响皂荚树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项即可)
(2)下列哪项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

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排出废物

(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___环境。
(4)斑蝥的体色与它生活的环境不同,这种体色属于_______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
①在纸盘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②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相同数量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在纸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2)该探究实验设置明亮和阴暗两个环境,目的是进行               
(3)该同学经过最终的统计,发现阴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多,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结束后,应该将鼠妇                          
(5)如果要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湿度的影响”,实验变量是(   )

A.光 B.湿度
C.温度 D.土壤中的无机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它们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_________因素(如鸟和杂草等)和非生物因素。
(2)在图中,影响大树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说明
1787年,有一个叫菲力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在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为生产染料的原料。由于澳大利亚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存在,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横行。
(1)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影响.一方面生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环境, 另一方面生物也能___________环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              关系,动物间的                    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                                         两类。
(3)蚯蚓生活在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说明了                  生物。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                    的特征;“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这反应了生物                                          的特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兼养猪、家禽等动物的简单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存在如图甲所示的关系。试分析回答:

(1) 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占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还一定存在并扮演分解者角色的是_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玉米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出三项)。研究证明: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从外界吸收200㎏以上的水,而参与光合作用的约250g。玉米吸收的水分主要用在了什么方面?__________;它实际上是生物圈中__________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
(3)如果人们为了防治玉米害虫,在田间喷洒了难以分解的农药。试分析说明受害最严重的将会是哪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技人员通过进行“不同株距(株距指每两株植物之间的距离)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影响的实验”,得到如乙图所示的结果。根据该实验,你认为在种植农作物时,人们应该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述题(共6分)
1、珊瑚只能生活在年平均水温20℃以上、清澈透明和含盐量高的海水中;北极熊绝不会出没在热带雨林;牛羊吃草,同时又排粪便为牧草施肥,牛羊数量过多摹又可能就荒漠;毁坏森林又使水土流失,你从以上事实中得出什么结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烟台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人均占有绿地20.5㎡,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主要得益于昆嵛山等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
(1)昆嵛山物种丰富,有赤松、栎树、刺槐、鹅掌楸等1170多种植物。据此可知昆嵛山属于生态系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昆嵛山的野生动物多达1161种,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如果灰喜鹊被大量捕杀,是否会造成松毛虫爆发式的增多和鹰的大量减少?为什么?

(3)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昆嵛山生态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大量木材的积累,是树木进行的结果,不但有效维持了平衡,而且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我市境内的海驴岛素有"鸥鹭王国"之称。每年春天小区有十几万只黑尾鸥、近千只黄嘴白鹭等海鸟迁徙到此繁衍生息。海驴岛的兴盛,诠释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哪里具备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哪里就可能有生物。海驴岛吸引黑毛鸥的生态因素主要是因素,因为黑尾鸥主要以海中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黑毛鸥与这些生物之间构成了关系,而海驴岛周围黑尾鸥的食物充足,并且没有天敌。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黑毛鸥的形态结构特征与海岛生活相适应,如趾间有蹼,适于,喙细而侧扁,前端具钩,适于从海岛周围的水域中捕食鱼虾和软件动物。黑毛鸥的这些特征,既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又体现了相适应。
(3)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地政府通过禁止采伐保护海驴岛的植被,通过禁止"赶海"保护海岛周围水域中的生物,从而保护海鸟的栖息环境,使来岛的海鸟逐年增加,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由最初的30多只增加到近千只。由此可见,保护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海驴岛由于面积较小,动植物种类较少,作为生态系统,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人类在享受海岛淳朴之美的同时,一定勿忘保护,并尽量减少打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潍坊市农业、养殖业都很发达,有许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请根据所学生生物学知识回答:
(1)青州蜜桃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整枝,依据的是原理,桃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2)临朐山蝎属于动物门,其体表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
(3)大棚蔬菜能反季节上市。主要克服了哪一非生物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

(4)某校生物探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造成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
②在bc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结合图中老虎和小草的对话回答问题:

1)老虎和小草身体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     。请完成下列关于老虎和小草的身体结构层次图。

2)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小草则属于       ,这是因为小草的细胞内含有        ,能通过     作用自己制造        
3)草的茎杆十分纤细,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其茎内没有       
4)假设你是那只老虎,你还会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           
5)小草说没有它们老虎也活不了,老虎听了百思不得其解。请你给老虎解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请解释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原因是种子的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2)我们选择光照充分、空气流通、旱涝适宜、肥力较好的地点进行播种,这些影响玉米生活的环境因素统称为        因素。
(3)玉米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发育成茎和叶,长成幼苗。
(4)在玉米幼苗长出三片叶子之前进行移栽补苗,补苗一般选在傍晚或阴天进行,这样做
的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
(5)完成受精后,          发育成果实;收获时,果穗上往往有缺粒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这种情况,我们要给玉米进行                 以提高产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便和同学们一起寻找,下表是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发现的鼠妇的数据:

地点
鼠妇只数     
干草地中
2
水泥路上
0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鼠妇生活              环境中。
(2)根据这个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在设计“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时,要注意形成                 两种环境的对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