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Ⅰ.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明想探究的问题是:;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小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Ⅱ.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
(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

方案
分组
培养皿
锯木屑
是否灭菌处理
是否接种细菌
培养环境
方案甲
A组
一套
5克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
B组
一套
5克
不灭菌
不接种
自然环境
方案乙
A组
一套
5克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
B组
一套
5克
灭菌
接种
无菌条件

请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所致。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请分析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食品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将适量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后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编号为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一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锥形瓶A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锥形瓶B放入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为25℃.
步骤四:把锥形瓶C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为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锥形瓶B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的作用。
(2)根据该实验,说明通过____________处理,可较长时间保存食品。
(3)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____________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4)请你再列举一种食品的保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同学为证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进行了探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同的馒头片在烤箱烤干水分后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盘子中.
B.将其中的一片馒头用自来水完全浸湿,另一片保持.然后将两片馒头在空气中静置一小时.
C.分别将两片馒头放进密封袋内,挤压袋子,赶出里面的空气.把袋子封口后放在、黑暗的地方.
D.每天对密封袋内的馒头进行观察记录.

(1)请将上述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2)步骤B中将两片馒头放在空气中静置一小时是为了              
(3)哪一片馒头会最先长出霉菌?              .我们会在馒头上看到黑色、绿色的霉菌,这种颜色主要来自霉菌结构中的        
(4)该实验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检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小明作如下探究:
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一个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分析:
(1)步骤一高温消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__________。2号培养皿__________。
(4)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探究教室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你帮助设计完成。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放大镜。
1.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并实施:
(1)1号培养皿处理方法:                                           
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       作用。
把两个培养皿放在                  
4.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1)1号培养皿                                                     
(2)2号培养皿                                                     
(3)结论是                                                        
通过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适合于生活在                               等环境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 ,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2)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3)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4)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会发现培养皿     中的没有菌落生长。
(5)真菌的结构包括                                  四部分,根据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                          两类。真菌与细菌的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的过程叫做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因为: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1分,共6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食品发生霉变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你分析他们小组可能要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
(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甲组实验中最先长出霉菌的是        (填序号)。
(3)该小组同学原本要利用乙组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但在实验设计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
(4)通过探究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霉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5)为了防止家中食品发生霉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右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他们是如何控制实验变量的?                   
(2)你认为_____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                            
(3)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                          
(4)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