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王蒙同学用黄豆种子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处理方法
种子萌发情况
1
1粒种子,不给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
未萌发
4
1粒种子,给过量水,至于温暖处
 

(1)王蒙的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3)1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4)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          
(5)请指出在王蒙的实验方案中,所存在的一处主要缺陷,并说明理由.
主要缺陷是
理由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2)乙组的实验设计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6)上述装置中,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发现A、E中的幼苗生长的最好,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A瓶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种子。小悦观察到A瓶蜡烛熄灭、B正常燃烧证明了种子                     
(2)实验二:在进行实验时,小悦应先将C、D两装置放在    环境中一昼夜,其目的是                           ,再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后,观察到装置_________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3)实验三:在设计时小悦在试管中滴加了适量的油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小悦发现装置E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根据此实验原理,为减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时可采用                        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霏霏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B组实验中,种子未能萌发的原因是                   
(2)对照A、C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对照A、E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两个装置中,都有1~2粒种子未能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4)A、D两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5)霏霏做的五组实验中,共有        组对照实验。D、E两组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
答:         ,原因是                                
(6)东东向霏霏建议:用1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进行实验即可。但是
霏霏并没有采纳东东的建议,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玉米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玉米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

内容
1
2
3
4
处理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不洒水,拧紧瓶盖
倒入较多清水,淹没种子,然后拧紧瓶盖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25°C、有光
25°C、有光
25°C、有光
4°C、有光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的           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1号瓶和           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           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如果该同学要探究玉米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25℃、           的环境中,其他因素与           号瓶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所设置的实验,请据表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种子不萌发(既不发芽)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种子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种子不萌发
4
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种子不萌发

(1)只要一个条件不相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就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如1号瓶和2号瓶只有水分不同,因此1号瓶和2号瓶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再如2号瓶和4号瓶只有空气的量不同(2号瓶水少量,能获得足够的空气,而4号瓶,由于被水浸没没有足够的空气),因此也可组成一组对照实验。那么在本实验中可构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号瓶和_______号瓶进行对照试验。
(3)1号瓶和3号瓶能不能组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4)观察1号瓶和2号瓶的设计过程,你可提出什么问题?______,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表给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较少量水,置于温暖环境
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凉箱冷藏
未萌发
4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环境
未萌发

(1)本实验中,对照设置的方法是什么?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的结论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种子均饱满且完整、具有活力)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0℃
棉花状态
潮湿
干燥
水浸没大豆
潮湿
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1)上述表格中有      组对照试验,变量分别是                                   ,若以温度为变量,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3)农民在适宜季节播种时,为使苗全苗壮,从种子自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     
(4)若要验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你能否参照上述表格,设置一个合理的表格进行实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种子数
空气

温度
实验结果
A
30
充足
适量
2℃
0粒萌发
B
30
充足
适量
20℃
28粒萌发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2)请为该小组作出相应的假设                         
(3)在这一实验中,变量是           
(4)该实验中,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作用。
(5)该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用具:50粒玉米种子、五套带有标号(①②③④⑤)的培养皿、纱布、水。
下表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的提示回答问题:

培养皿
种子数量
种子所处环境(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10 粒
培养皿底部垫有湿润的纱布,20℃

10 粒
培养皿底部垫干燥的纱布,不加水,20℃

10 粒
培养皿底部垫有湿润的纱布,0℃

10 粒
培养皿底部垫纱布,加水淹没种子,20℃[K]

(1)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可在此基础上增加第⑤号培养皿与①号培养皿构成对照实验,请
你将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①号:种子10粒,培养皿底部垫有湿润的纱布,20℃,置于             
⑤号:种子10粒,培养皿底部垫有湿润的纱布,       ,置于黑暗环境中。
(2)请你预测①②③④四个培养皿中的玉米种子,萌发最好的是     
(3)在结构上,菜豆种子(如右图)不同于玉米种子的是: 菜豆种子中没有            ; 菜豆种子中[ 4 ]子叶的数目是       片,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数目是一片; 菜豆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中,而玉米种子的主要贮存在_________中。
(4)下图中的1、2、3、4一起构成种子的[ 5 ]          ,它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菜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花盆
菜豆
放置环境
温度
1号
100粒
光照
20℃
2号
100粒
暗室
20℃

(1)此实验是         实验。实验组是    
(2)若上述实验的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在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两种环境条件是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中的                       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4)把萌发的大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大豆植株.发育成大豆植株根的是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而供给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5)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情况,你认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受光照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老师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10粒种子,适量的水,拧紧瓶盖
10粒种子,较多的水,拧紧瓶盖
10粒种子,适量的水,拧紧瓶盖
室温
室温
室温
低温

(1)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4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2)2号瓶的作用是          ,该实验中共有      组对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完整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编号。将A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B烧杯中放人冰块,数天后观察。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
(2)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____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缺陷是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2个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2个瓶中的燃烧情况。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燃烧情况是否一样?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