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 NH3 、H2O和 CO2 ,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 B.M是化合物 |
C.M中有水 |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B.点燃一氧化碳前,应先检查气体的纯度 |
C.为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刻度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乙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 B.浓盐酸 | C.氢氧化钠 | D.氯化钠 |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 B.唾液() |
C.血液() | D.胃液() |
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 | D.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
依据下列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准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结论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
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
B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燃着的木条熄灭 |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
C |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 |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 |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得到二氧化碳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C.将白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
D.试管内压强的减小会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 |
薄荷香型牙膏中抗牙腐蚀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的化合价为
A.+3 | B.+4 | C.+5 | D.+6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 B.冰雪融化 | C.香水挥发 | D.干冰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