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事实验证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学探究能力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充气包装的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步骤的探究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基本的实验技能
用于加热的仪器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量器-托盘天平
加热器皿-酒精灯
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量气装置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物质的溶解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气体的净化(除杂)
气体的干燥(除水)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证明碳酸盐
证明铵盐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化学的基本常识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绿色化学
蜡烛燃烧实验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
有关化学之最
化学常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常见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毒性
探究氧气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水与常见的溶液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和应用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水的净化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常见的溶剂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金属与金属矿物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铁的冶炼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生铁和钢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铁锈的主要成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酸碱盐的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常用盐的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的简易鉴别
铵态氮肥的检验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纯碱的制取
酸碱盐的溶解性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酸、碱、盐的鉴别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物质的鉴别、推断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的微粒性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的概念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组成的表示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合价的概念
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概念
阿伏伽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石油加工的产物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海洋中的资源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燃烧和爆炸实验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氢气的爆鸣实验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塑料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
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白色污染与防治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化学物质与健康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均衡营养与健康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加碘盐的检验
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药品的分类
家庭常备药品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在制得了纯碱的同时还获得了大量化肥。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NH3+H2O+CO2="==" 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晶体)
2NaHCO3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生产的最终产品中可做化肥的是____________。该化肥能否与熟石灰混合使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能则此问不做)。
(2)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有的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工业上制作印制板是利用氯化铁腐蚀Cu的原理: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环境有污染,为了节约金属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流程处理废液回收Cu和FeCl2
要求:参照上图的流程方式,将设计的实验流程在方框内完成。
查阅资料:Fe+2FeCl3 ===3FeCl2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难

(3分)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会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从而使其丧失生理功能,致人中毒.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要服用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可溶氯化钡;
(2)若误服氯化钡溶液,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解毒措施的是(填序号).

A.多饮糖水 B.饮用牛奶 C.饮用食盐水 D.饮用硫酸铝溶液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硝酸钙__________、碳酸铵___________。
(2)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____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4)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届安徽省当涂县第三次四校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难

(4分)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碳酸钠( N a 2 C O 3 )和碳酸氢钠( N a H C O 3 )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阴离子对应的酸都是(填化学式)
(2)碳酸钠常用作食用碱,水溶液pH(填"﹥""﹦"或"﹤")7。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常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N a H C O 3 = N a 2 C O 3 + + H 2 O ,则()中的化学式为

(5)干粉灭火器利用碳酸氢钠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化学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难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2) N H 3 溶于水得到氨水,该溶液的P好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②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碳酸钠的原因是

(5)写出高温煅烧碳酸氢钠制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潍坊卷)化学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难

冬季,大雪覆盖路面,给交通造成很多麻烦,散撒融雪剂可以使雪很快融化,有效地清除交通雪障。请回答:(1)除使用融雪剂外,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属于(填写序号字母)。

A.合成材料 B.合金 C.金属材料 D.化合物

(2)氯化钙是常用的融雪剂。工业上以碳酸钙(含有少量Na+、A13+、Fe3+等杂质)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加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盐酸盐(金属氯化物)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请你推断: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融雪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三空都填化学式)

来源:2011届广东省中山联合体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春牛首,秋栖霞”。明媚的4月,某班同学到南郊风景区牛首山踏青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同学们携带的食品中,面条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
(2)携带过程中,小军发现装食盐和去污粉的瓶子标签丢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3)在“简易灶”上悬挂野炊铁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A. 使用焰心加热 B. 使用内焰加热 C. 使用外焰加热
(4)食物全部烧熟后,小明用适量水浇在继续燃烧的木材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小明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
(5)通过铁锅能将食物烧熟,是利用了金属铁的_____性。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从H、C、O、Na、Cl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内容的物质,请用化学式表示。
(1)与生命密切相关且占人体总质量2/3的液态物质
(2)汽水中含有的酸
(3)生活中最重要的调味品
(4)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苛性钠的碱

来源:2011届江苏省东台市部分学校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更新:2022-09-0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SO4
(1)CuSO4是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_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使蛋白质失去原来的生理功能,所以CuSO4有毒。
(2)为了测定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2沉淀(无其它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上图所示:
①说明图中的OA段未生成Cu(OH)2沉淀的原因。

②计算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③如果仍取l00g废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m g,能否用含m的代数式表达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_____ (填“能’,或“不能”)并说明你的理由。

  • 更新:2022-09-0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现有CuSO4、NaCl、NaOH、Na2SO4四种溶液,通过观察即可鉴别出来的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将其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可鉴别出_________溶液;剩余的两种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_________溶液即可进行鉴别。

  • 更新:2022-09-0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易

种植水果使我市很多农户富裕起来了。水果表皮常有寄生虫,种植户一般用"波尔多液"杀死沙糖桔、葡萄等水果表皮的寄生虫。"波尔多液"是用 C u S O 4 溶液与石灰水[主要含 C a O H 2 ]混合而成的,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配制时不能用铁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喷洒"波尔多液"后在人的手上、衣服上常会残留一些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这时可在厨房用品中选用浸泡衣服将其洗去。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广东清远)
  • 更新:2022-09-0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易

初中化学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