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A.图①: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 |
B.图②: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图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
D.图④: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铜固体与硝酸钾固体(蒸馏水) | B.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
C.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 D.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一步不可能实现的是
A.Fe→Fe3O4 | B.H2O2→H2 | C.S→SO2 | D.CO2→CaCO3 |
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
样品成分 |
所选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KCl(MnO2) |
水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Fe粉(Cu粉) |
稀硫酸 |
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NaCl(KNO3) |
CO2(CO) |
点燃 |
D |
ZnSO4溶液(CuSO4) |
足量锌粉 |
充分反应后过滤 |
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 + CO2 + H2O = Ca(HCO3)2,此反应属于
A.氧化反应 | B.分解反应 | C.无法判断 | D.化合反应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20℃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的锌和铁 |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海水淡化可采用淡化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 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赶往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 B.溶剂质量减少 |
C.溶液质量不变 |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②③①④ |
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金属铜和锌。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金属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步骤①中,过滤操作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在过滤时,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发现 过滤速度很慢,原因可能是 (填一种可能的情况)。滤液B中的溶质有 (填一种)。
(2)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金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不纯铜中的杂质金属X,可选用的试剂有 (填一种)。
(4)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③”“反应④”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 中(填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KOH溶液 |
K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NaCl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H2 |
H2O |
通过浓H2SO4 |
分别用以下三组所提供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Cu、 ZnSO4溶液。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③ | B.②③ | C.仅有① | D.①②③ |
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c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A.X是CO2,Y是KOH溶液 | B.X是O2,Y是稀硫酸 |
C.X是HCl,Y是AgNO3溶液 | D.X是CO,Y是石灰水 |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a(OH)2=CaCO3↓+H2O |
B.Zn+2HCl=ZnCl2+H2↑ |
C.3NaOH+FeCl3=Fe(OH)3↓+3NaCl |
D.CO2+H2O=H2CO3 |